本文目录
一、心理测试可信吗
1、心理测试一般有一定的准确性,但因为其测试过程存在一定的暗示,并且题目固定,所以心理测试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诊断标准。
2、心理测试一般分为自测和他人评估两种,自测需要本人根据固定的测试题目回答问题,他人评估多数是由心理测试员通过问答形式进行测试。一般情况下,他人评估比自测的准确度略高。心理测试的题目一般固定,并且每个人的知识水平、受教育程度、个人理解力、认知思维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心理测试一般情况下只作为辅助检查提供参考。如果需要诊断疾病,还需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判定。
3、心理测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并且人类的心理很复杂,单凭心理测试很难做到完全准确。因此,有关医疗内容的专业心理测试如抑郁症自评量表,建议到医院进行测试,并结合临床症状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如果是娱乐性质的心理测试,不建议完全相信其结果。
二、网上的心理测试题准确吗
您好!网络上的心理测试大部分均不符合上述心理测量工具的标准,只能称为心理测试游戏,供娱乐使用。心理测试一般有一定的准确性,但因为其测试过程存在一定的暗示,并且题目固定,所以心理测试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诊断标准。心理测量是精神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应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或心理量表,在标准情境下,通过对个体行为的客观观察,来描述其心理特征的过程。一个标准化的心理测验或心理量表,需要以严格的心理学依据为理论基础,并通过规范开展的临床研究进行信度(可靠性)、效度(准确性)检验。而心理测试一般分为自测和他人评估两种,自测需要本人根据固定的测试题目回答问题,他人评估多数是由心理测试员通过问答形式进行测试。一般情况下,他人评估比自测的准确度略高。心理测试的题目一般固定,并且每个人的知识水平、受教育程度、个人理解力、认知思维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心理测试一般情况下只作为辅助检查提供参考。如果需要诊断疾病,还需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判定。心理测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并且人类的心理很复杂,单凭心理测试很难做到完全准确。因此,有关医疗内容的专业心理测试如抑郁症自评量表,建议到医院进行测试,并结合临床症状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如果是娱乐性质的心理测试,不建议完全相信其结果。根据不同的测量目的,常用的心理测验包括:1、能力测验,如: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等;2、人格测验,如:大五人格测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等;3、记忆测验,如:韦氏记忆量表(WMS)等;4、神经心理学测验,如:Halstead-Reitan神经心理成套测验等;5、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如: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等;6、临床评定量表,如:90项症状量表(SCL-90)、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等;7、应激相关测验,如:生活事件量表(L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三、网上的心理测试可以相信吗
网上常有些能够“看穿你的心”的小测试,很多人测过后都会觉得非常准,每每看到有这种测试,都忍不住会去测测。那么,这些小测试为什么会这么准呢?
1.是很多人都提到的巴纳姆效应,即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2.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测试是从哪儿来的?由谁编的?怎么编的?
其实啊,有一部分测试是由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做出来的,为什么说是做出来的呢?因为一般的人会认为编测试题,是先编好测试题的内容,再来编答案,但是实际不是,是先设计好了不同的会有怎样不同的反应,然后再来设计前面的题。
比如:对于不同的事件,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反应和应对模式。当有一声巨大的响声出现时,谨慎惜命的人,会首先想到的是安全;勇敢爱助人的人,想到的挺身而出;胆小的人,会惊慌害怕,不知所措;教条冷漠的人,会麻木迟钝。把各种人不同的反应和应对模式找到,再反推回来,设计出匹配的场景,就可以顺利编出一个小测试了。
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小测试怎么可能不准呢?
这样的测试,休闲消遣可以,千万不要太当真。
许多人喜欢做一些性格测试,或者看一些星座的分析,觉得这些描述与他们自己都有几分相似。事实上,这是心理学中著名的巴纳姆效应。
网上的那些心理测试,大多数是不权威或者不完整的。网上有的心理测试,会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觉得很准很符合自己,其实其分析往往较为模糊,因此会让人觉得能够产生共鸣。并且作为心理测验,是需要经过信度与效度检验的。信度意味着该测验是否能够在得到一个较稳定的结果,例如测量某个人的人格,是否前后几次测得结果大致稳定,而不是每次测量都得到不同的结果。而效度则意味着这个测验是否测得了我们感兴趣的东西,而不是测量到了与结果无关的干扰因素。
对于心理测验,主要分为能力测验与人格测验两大类。能力测验比较经典的便是对于智商的测量,通过对多项能力的考察,得到这个人在常模群体中的智力水平。人格测验则有大五人格量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16PF等,能过一些问题来测量这个人的人格特质。并且还有一些对于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测验,这些较为专业的量表与分析往往需要去医院做测试。并且即便是测验得到的结果、也需要通过临床观察等结合才更具权威性。
而那些极易受到暗示的人来说,他们常常会根据测验的结果去搜集自己身上与结果吻合的证据,例如性格和行为方面的特点,从而觉得测验结果的描述与自己的真实情况很像。因此,盲目的去做一些不权威、不完整的测验,对于这一类受暗示性极强的人来说是不利的。
首先,就被测试者参与测试时的内心状态而言,如果你在做心理测试之时,没有选择脑中第一个“闪过”的答案,而是在思考了测试题为什么这么问你,有什么目的之后再选择,测试自然会和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
因为此时测试的不是你,而是你思考过后想要表现出的你。
其次,就像心灵鸡汤一样,有许多不法商家看中了其中的流量,他们根据专业测试中的只言片语,抄袭到部分测试图形,或是部分问题描述,然后鼓捣出所谓的许多“测试”,测运气,测命运,测性格......
许多伪心理测试中的图片都是利用了视觉错觉:
比如利用视觉后象的所谓“抬头见耶稣”
如有做心理测试的需求,最好的做法是到专门的机构如医院心理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接受心理测验服务,进行正规测试,获得专业解释。
比如,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参与了学校与专门机构合作的职业兴趣测试。
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一定要注意我前面所说的,选择自己的“第一想法”,而不是在思考太多后再选择。
个人觉得应该是有出处的,比如某些心理书籍的测试题之类的,很少有人能直接自创一套题目出来,所以应该有一定的实际参考意义,当然前提是你信心理学。其实做多了就该知道大部分只是娱乐一下报喜不报忧,不论选哪个都不会受伤害,再说忠言逆耳,真正对你有用的语句往往伤害你最深,所以玩玩就可以了
四、心理测试到底准不准
1、其实心理测验的结果是否准确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施测人员,被测人员等。
2、首先是测量工具。心理测试是心理物理学的研究结果,心理学家把心理品质等同于物理特性,比如身高,体重等都可以用适当的工具来测量,那么心理品质也可以。比如智力可以用智力测验来测量,人格特点可以用人格测验来测量。但要保证工具的准确性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要有足够的信度。比如测身高的米尺,如果每次测量的高度十分接近,就说明它的信度较好,心理测量的工具也是一样。二,要有很好的效度。比如体重秤能准确的得到体重的数据,智力测验确实能够测出智力的有关数据,这就表明效度是可以的。反之,智力测验的内容包含了其它内容,那么测出来的效度就会很低。通过这两个因素可以判断测验本身是都好用。
3、其次是环境,被测人员以及施测人员等其他因素也影响着测验结果,因为心理测验毕竟和物理测验不同,它的特性受到主观性的影响很大,比如文化差异影响人们对测验的理解,心理状态影响人们做测验的状态。
4、所以心理测验准吗?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而且心理测验在大多数时候只是作为一种参考和辅助理解的作用,它的决定性作用现在越来越不明显。甚至随着自媒体发展,大家越来越多将测验当成一种娱乐,把星座,运势,心理,算命等等结合在一起满足大家的好奇心,这些测验能不能称为心理测验放到一边,但这些对标准心理测验的冲击还是很大的。
5、检信ALLEMOTION多维度心理情绪测评系统,是检测心理情绪的客观性工具,通过数据常模和大数据应用来判断心理情绪异常及变化趋势,通过高频次心理情绪监测,实现心理情绪问题早发现、早疏导,既可预防心理障碍病变的发生,也是心理障碍提供辅助评价的工具。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心理测试可信吗,心理测试在网上可靠吗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也请大家多多关注小编和本站。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