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知乎心理测试报告删除,车来了app体验报告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车来了app体验报告
“车来了”是一款城市公共交通实时查询APP,主要功能是让用户通过APP可获得相关路线的精准实时信息,帮助用户选择最佳出行路线,提升用户公交出行体验。近年来,“车来了”还依托自身庞大的用户公交出行数据,与城市政府合作简历公交大数据分析平台,挖掘公交大数据潜力,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车来了”为城市用户提供公交实时数据,解决城市用户公交出行信息不对称、等车焦虑等痛点,帮助用户做出最优出行决策。
通过艾瑞指数提供的“车来了”2020年9月的用户数据(见下图),不难看出,“车来了”的用户遍布各个年龄段,最多的是25-30岁得到上班族和24岁及以下的学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更具体的用户特征信息未查询到,但不难预测,应该有热衷绿色出行、收入不高等特征。
根据kano模型,可以将上述需求进行划分,并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根据交通运输部给出的数据,2019年全国每天有2.5亿人次选择公交出行,并且随着今年来国家提倡绿色出行、私家车增多导致自驾出行体验不好等因素,选择公交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而根据百度地图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显示,全国百城交通拥堵指数绝大多数较去年都有所上升,个别城市涨幅甚至超过18%。普遍来看,城市越大,交通拥堵指数越高。交通拥堵直接带来的问题有浪费时间、环境污染和人民幸福感降低等。
由此可知,无论是从人民的主观出行方式意愿,还是社会的客观出行问题来看,公交出行都是当前的一个最优解。但公交出行存在许多问题,如车辆拥挤、时间不稳定、换成不便等,制约着公交出行的发展。因此,有许多企业看到了这部分用户痛点,纷纷推出自己的产品解决用户痛点,满足用户需求。除了本次体验的“车来了”,同领域做的有一定规模的还有“掌上公交”、“智能公交”等产品。
而且随着近年来BAT开始进军公交出行市场,各地政府也纷纷推出自己当地的公交实时信息app,公交出行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目前“车来了”采用的商业模式比较多,如流量变现(内嵌广告)、佣金分成(与电商平台合作,发放优惠券等形式)、增值服务(会员模式)。
可以看出,“车来了”提供给用户的功能主要有:登陆注册功能、付费会员功能、路线规划功能、地图功能以及其他用于提升用户粘性的功能。其中最核心的功能是路线规划功能和地图功能。
出行用户使用“车来了”最核心的需求是:查看并规划路线和查看公交车精准的实时信息。
首页作为一款app的门面,是用户接触最多的页面,理应放置产品最核心的内容,根据前文分析,用户最想在主页实现的需求是找到一条合适的线路。细分的话又可以分为两点:常用线路和不常用线路。
优点:整体页面去除广告后很简洁,各个功能模块一目了然。页面80%篇幅用于展示附近站点和常用线路,能最快降低用户找车焦虑。
缺点:广告较多,打开app时的全屏广告(有时会跳2次)、进入到首页的弹窗广告和占据首页30%篇幅的公告广告。
在用户通过搜索、附近站点或历史线路选择了一条线路后,会跳转到站点详情页。该页面详细展示了站点的距离用户距离、经停公交车号、路线导航等信息。
优点:设置了“切换站台”选项,用户不用返回上级页面重新选择站台。站点详情区域可以上拉下拉,充分利用了屏幕空间。
用户在选择好路线后,一般会有多辆公交供选,用户可以根据车来了提供的车辆到站信息等因素进行选择,选择完成后进入车辆详情页。
该页面的核心功能是查看公交实时位置信息、上下车提醒。
在车辆详情页的主页面继续下滑,可以看到“我的行程”模块,该模块在设置好目的站后,会显示路程拥堵信息、车辆到站信息等。在该模块用户可以设置下车提醒。
(1)上、下车提醒不好发现,且不在同一区域。
(2)个人认为该页面添加的功能过多,从页面上方至下方依次有:班车站点图、我的行程(含下车提醒)、线路对比、24小时天气、更多服务(线路信息、发车时刻表、同站线路、打卡乘车)和文娱页面。其中个人认为“24小时天气”功能可以删除或优先级下移,或者将天气信息加入到上车提醒的语音系统中,毕竟用户手机上都有自带的天气预报系统,查看天气非常方便,需求相对较低。这部分页面篇幅可以用来展示“线路信息”、“发车时刻表”这样的乘车用户相对更需要的功能。
(1)App整体采用蓝白设计,给用户很简洁的感觉。
(2)定位、路线规划、公交车实时信息等核心功能实现的很好,地图内嵌的高德地图,公交实时信息方面很准确。
(3)核心功能的实现基本都放在了较为显目的位置,用户操作难度较低。
(4)广告太多,每个页面都有广告,主要是公司急于让产品变现。变现没有错,但要讲究方式,不能以牺牲较大的用户体验为代价。举个例子,车辆详情页中的文娱页面,可以通过用户行为分析或者用户自主设置偏好的方式来推送不同的信息,如知乎、简述这样的高质量内容社区,头条、QQ看点这样的下沉内容社区等。毕竟有很大一部分用户是从来不关心“老公若是这3大生肖,婚后朝三暮四,总让人无法放心!”这种信息的。在用户认可内容后才有可能培养用户习惯,进而就可以用信息流广告的形式来变现。如此一来提高产品变现能力的同时,用户体验不但没有降低,甚至会有所提升。个人愚见。
综合易观千帆和艾瑞2020年10月份“旅游出行”应用月度TOP榜,“车来了”、“掌上公交”分别占据榜单前二名,这里选取“掌上公交”进行简单的竞品分析。
打开“掌上公交”,可以进行所在城市定位,但搜索不到附近站点。经反复测试,网络没问题,GPS开了高精确,依然无法搜索到附近站点。直接输入起点、终点也无法进行线路规划。相同条件下百度地图、腾讯地图、车来了都可以准确定和查找线路。
诚然,一款公交出行app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路线规划和查看公交实时信息,但“车来了”和“掌上公交”作为业内已经很成熟的产品,其变现模式、UI设计等功能对用户体验的影响也是极大的。
关于乘车方面的体验后补,这里主要对二者的变现模式进行分析。
二者都设置了文娱板块来试图提升用户粘性、引流变现,但方式有些不同。
“车来了”将文娱板块内嵌在线路详情页,而“掌上公交”将文娱板块专门放在导航栏中的第三部分。
从用户体验来讲,个人认为“掌上公交”更为人性化,因为只要我不点,就不会看到我不想看的信息。而从商业变现的角度,可能“车来了”的板块布局会带来更高的CTR,但会牺牲更多的用户体验,用户会觉得“我就坐个车,还得看这么多广告、营销号信息!”。
二者都设置了电商引流的版块来进行变现(也可能是抽成?)和留存。不同的是“车来了”主要是对接京东的部分生鲜、饿了么和美团的部分优惠券;“掌上公交”则是直接内嵌了一个授券领钱系统,用户可可以搜索淘宝、京东、拼多多的商品标题来领优惠券,或者直接在该页面浏览推荐的商品。并且,“车来了”只显示到手价,“掌上公交”会在一级页面就显示到手价和原价,给用户“很便宜”的冲击感,提升CTR。
显然,“掌上公交”在这一板块完胜“车来了”,更全、更便宜、更方便,用户会更愿意好好看看能领到什么优惠券、买到什么便宜的产品,来度过等车、乘车的空闲时间。
“掌上公交”并未采取VIP收费变现的模式。“车来了”VIP原价10元/月,新用户享受0.99元/月。此外提供包月9折2.9元、包季6.3折6.9元和包年1.6折19.9元的优惠价格(这里的计算就很迷)。
VIP享受的特权目前有免广告、同步收藏和同步记录,可以说很没有诱惑力,最能吸引用户的就是免广告了,毕竟广告是真的多!
但是,仔细查看底部的《VIP说明》会发现,免广告的部分不包括:信息流咨询页面的广告,开屏广告,首页顶部Banner,福利社,线路页面的周边门店优惠信息,“我的”页面。可以说基本没用了。
“车来了”的广告位主要在开屏广告、首页中部、线路详情页面信息流、站点详情底部、文娱板块信息流以及切屏广告。可以感受到在设计产品时尽量将广告放到不是很显眼的地方,放在重要功能之后,用户要下划屏幕才能发现广告,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并不会降低用户反感度,效果不佳。
“掌上公交”的广告位(仅限能体验到的页面)主要在开屏广告、首页顶部(不可跳过)、文娱板块信息流以及切屏广告。与前者不同的是,“掌上公交”的广告大都在显眼的位置,但使用起来反而会因为一眼就看到广告而忽略掉,在后续使用中并不怎么影响体验。
结合上述分析,“掌上公交”在商业变现方面做的优于“车来了”,主要是因为其版面布局和专业性方面做的更讨喜,更能提供让用户切实可见的价值。“掌上公交”更能洞悉用户心理,对广告进行合理排版。
但是,“掌上公交”核心功能我用不了呀,而且室友们也无法定位(已经反馈给官方)。从技术层面“车来了”完胜。
综合小米应用商店(4.8/5.0)和华为应用市场(4.3/5.0)对“车来了”的用户评价,按照反映程度,综合整理结果如下表(截至2020年12月5日):
其中,“广告多”是反映最强烈的。在本人使用过程中,并没有体验到实时信息不全、不准的情况,主要是广告太多,大多具有欺骗性,骗取用户点击。
可见,“车来了”首要要解决的是变现模式,目前的广告引流模式对用户体验的牺牲太大。其次,要做到覆盖地区更广、实时信息更准更新,提升产品硬实力。
实时公交app作为刚需、高频的低粘性产品,留存很难作为一种主要的变现模式,除非能像知乎、B站、UC头条那样提供高质量(质量高低要对面向的用户来定级,对于下场市场的用户,UC、QQ看点的内容就是高质量内容)的内容供用户获取。
生产内容成本太高,但是不是可以考虑与第三方内容平台合作进行内嵌,最好能让用户自主选择展现的平台。“车来了”或的内容,内容平台获得新用户的进入和老用户更多的使用时间。
“车来了”目前最大的争议就是广告太多,主要是官方急于变现,在探索多种变现模式。广告方面可以从提升广告质量和优化广告位置来入手。广告位置的设置要合理利用用户心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Makr:广告位置设置相关)
“车来了”的产品设计采用的是简洁风,但过多的低质量、高诱导性的广告让产品看起来杂乱、没品。
注:负1年经验新人,文中“mark”是便于以后整理、优化时快速定位。再写之前看了很多前辈写的产品体验报告,有按照用户体验五要素写的,也有许多有自己的框架。我参考了下,挑着个人认为有价值的部分写。本文肯定有很多缺漏,希望各位批评指正。
以上就是今天发布的知乎心理测试报告删除,车来了app体验报告内容,希望本站发的内容都能帮助到大家。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