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心理测试自我欺骗,一分钟的MBTI性格测试靠谱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MBTI性格测试可靠吗
  2. 自我2:心理大师的自我理论
  3. 一分钟的MBTI性格测试靠谱吗

MBTI性格测试可靠吗

‍‍

反正对于分类贴标签这种事情,大家一直都很热衷,比如,大五人格,比如九型人格,比如十二属相,再比如十二星座,现在从12种,分成16种。这种分法,见仁见智。人的性格本身就很复杂,否则也不会到四十岁才不惑。大家喜欢用哪种分,就用哪种分。属于个人口味不同的问题。任何量表都有其局限性,MBTI的问题在于它的问题指向性太明显,回答只能填“yes”或“no”,使很多更细微的差别无法被发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你不知道它测出来的是你的真实性格还是你的理想性格。有的人可能在测的时候会把自己理想中的状况填上去,而理想中的状况通常和个人本身的状况不太相符。MBTI不能短时间内做两遍以上,否则你会产生自我认同,使最终测出的性格在4个结构上更加极端。

‍‍

自我2:心理大师的自我理论

关于自我(或者人格)的理论很多,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即一个人的人格可以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就是本能;超我,就是道德。还可以说,本我就是野性,超我就是德行。刘慈欣在他的《三体》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本我即本能,由各种欲望组成,如性欲和攻击欲。他是一个人的人格基础,是燃料,也是能源。本我所遵循的原则,是享乐原则。

超我,相当于是人格中的管制者,代表着道德。超我所遵循的原则,是道德原则。

可以说:本我是野性,超我是德行。他们两个之间存在着直接冲突,这就需要一个协调者,即自我。

自我如何协调本我和超我呢?这需要借助于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其实就是自我欺骗。一个人的自我,可以通过忽略本我,或者忽略超我的一些内容,以试图在本我或超过之间制造平衡。

而其中的关键点是,道德和德行是社会公共价值观在个人身上的投影,我们要在社会上生存就要遵守合理的道德,但也要遵从“你”的感觉,而不是按照教条生活,因为教条,都是别人思考过得东西。

武志红老师特别喜欢罗杰斯,罗杰斯和另外一位心理学家马斯洛并称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两位宗师。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无论是成为你自己,还是自我实现,其中都有一个关于自我的看法:人最宝贵的,就是你自己。所以,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把你自己活出来,而不是被文化规范所教化。

要倡导“成为你自己”这个想法的时候,你本身应该抱着这样一个假设:你“自己”就是非常好的。这是人本主义的假定,人本主义相信人性本善。自我实现者,或成为自己的人,都是道德高尚的人,而不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罗杰斯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诠释,他说:“我,是一切体验的总和。”他特别强调了“体验”这两个字,在他看来,定义一个人是谁,要看他的体验,而不是思想。

思想是体验的镜像,就像我们必须通过照镜子才能看到自己的脸一样。这个镜子中的形象就是我们的思想,但是体验才是我们自身。一个人思想再重要,也不能忽视体验。如果忽略了体验,将思维与逻辑看成一个人的本质,就是忽视了“自己”。

简单的说,如果你用道德或者理智思维克制了自己的某个行为,但是你的体验或者感觉是,你一直在极度渴望着那个行为,这种极度渴望的体验才是更真实的你,而不是你暂时克制的表象和道德占上风的思维,除非你的体验是心平气和的。

既然,“我”是过去一切体验的总和,那怎样能认识一个人的“我”嘞?

罗杰斯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现象场”。现象场就是一个人的体验和时空等环境因素的结合。

你必须深入了解一个人的关键体验,还有这些体验发生的现象场,你才能真正知道这个人是谁。

美国心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相亲实验,相亲对象先了解对方生活方面的几十关键体验,比如在哪里上的小学,小学中最深刻的记忆等等,然后四目相对四分钟,最后的结果是,任何两个人都可能爱上彼此。这个测试体现的就是罗杰斯的理念——体验是认识一个人的根本。

温尼科特和弗洛伊德不同,他没有构建出一个理论体系,而是提出了许多经典术语,让他成为精神分析学界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抱持”就是温尼科特提出的术语。他认为,好的父母会提供抱持性环境。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予认可,当孩子受到挫折的时候提供支持。这样的抱持性环境就是孩子最初获得的一个外部容器,这样的抱持性容器被孩子内化到心中后就形成高自我稳定性。并且假如父母还做到允许孩子的活力在这个容器内肆意流动,那么孩子的自我灵活度、自我力量和自我组织力都会得到极大滋养。

作为孩子最初超我的源头,父母应该支持孩子的本我,让孩子获得这种感觉——我的本能可以“汹涌澎湃”的涌出。如果这一点能实现,孩子的自我力量,可以得到极大的鼓励。

本我的原始野性是非常宝贵的,如果原生家庭能提供抱持性的环境,让一个人获得这种感觉——“我”的本能可以“喷涌而出”,那么这个人也可以最终成为有道德的人,同时又不会失去他的原始野性。

武志红老师更喜欢温尼科特,相比弗洛伊德的本我与超我相冲突的理论,温尼科特认为父母,老师和其他权威,特别是父母,可以鼓励孩子活出本我、活出野性,因为本我和野性才是生命,而超我永远不会是生命。

野性生命力,或许正是生命力本身。所以才有那句话:“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本我、超我是两个极端,野性、规矩也是两个极端。既然都存在,就说明其合理性,在培养孩子时应该如何把握一个度呢?

当持有“一个人最好的发展是成为你自己时”,其中有一个假设“你自己”是值得信任的。罗杰斯和温尼科特都深信,一个成为自己的人同时也是有道德的,所以父母不需要把握一个度,而是相信孩子自己是值得信任的,也要在和孩子的关系中做真实的自己。

在孩子幼小需要帮助的时候,父母要给孩子提供抱持性环境,但随着孩子的能力不断增长,父母就需要给孩子逐渐设立一些界限:我鼓励你延伸你的生命,活出你的野性,但是我不会接受你严重攻击我。

每个重大体验,就是一个“现象”,而时空,就是现象发生时的场,他们结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现象场。如果我们进入了这个人的现象场,了解这个人的十个重大体验,就能深刻地触碰到他,这具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

进入他人的现象场,成为他人。简单的说就是,设身处地地想象(体验)别人的感受,这能够帮助你理解他人。

参考文献:《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武志红。

一分钟的MBTI性格测试靠谱吗

不靠谱,没有任何测试可以用一分钟时间测出人的性格,首先正版的MBTI是有版权费的,网上的测试大都是七拼八凑,大量删减的的,实在是没有必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其次,别说一分钟的,就算是正版的MBTI,在心理学学术领域也一样面临争议,人的性格是复杂多变的,通过短短几十道题,把几十亿人简单的分成16种性格本身就不科学,更何况你只有一分钟,恐怕连10道题都没有。

MBTI是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和她的母亲一起制定的性格分析指标,这对母女以荣格的《心理类型》中的8种心理类型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人类不同性格的长期观察和研究,开发出了备受欢迎MBTI测验。

MBTI将人格划分为了16种不同的类型。

MBTI不靠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迈尔斯母女并没有经过任何正规的心理学培训。

荣格指出《心理类型》是自己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现在荣格的8种心理类型学说已经被实证基础更强、更经得起推敲的大五人格理论所取代。

MBTI测验测出的结果都是偏向正面的,严谨的心理学又怎么会只捡好听的说呢?

在测试中,有人发现自己每次测试的结果都不一样。如果说时隔几年结果不同还能勉强说得过去,但短期内得出不同的结果,只能说明这个测试没用任何的参考价值。

很多人觉得MBTI准确,是因为它的描述过于笼统模糊,可以代入到每个人身上,这就是巴纳姆效应。

心理学属于严肃的学科,是要经过科学验证的,MBTI把人分成16种类型,却没有任何的实验数据支持,如果只是通过对人观察,哪怕是长时间的,这个分类也是武断的。

这个测试,如果只是把它当个娱乐,到是无伤大雅,但切忌不要对结果太过认真,尤其是这种一分钟的删减版。

关于心理测试自我欺骗和一分钟的MBTI性格测试靠谱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点赞(7)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