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疫情心理测试的一些知识点,和疫情心理测试题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后疫情时代,我们都要去看心理咨询吗
  2. 疫情中的abc情绪例子
  3. 大学生心理测试(百余名学生心理测试结果高分预警)

后疫情时代,我们都要去看心理咨询吗

从二零二零年年初新冠疫情首次大范围爆发,到几月一次来势汹汹的反扑,人类在病毒给予的一次又一次挫败中成长,目前通过疫苗接种、核酸筛查、大数据精准防控,我们掌握了抗击疫情的有效手段,已看到隧道尽头的光亮。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永远摆脱病魔对我们身体与心灵的侵扰,后疫情时代,我们除了要注重身体健康,更要重视“心理防疫”。

据《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73.6%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16.1%的人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而心理健康的人仅占10.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甚至明确要求: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并鼓励促进健康服务新业态。

而新冠疫情更是加剧了人们原有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新冠疫情期间,报告称罹患抑郁症的美国成年人人数增加了31%,对呵护心理健康的需求大幅增加,因隔离而产生的焦虑、孤独、抑郁情绪正折磨着数以万计的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服务应运而生。

各类心理咨询APP相继推出了心理教练服务,通过心理趣味测试、冥想、白噪音、呼吸减压等方式帮助用户实现自我关怀,降低生活压力;有的机构则打造了“心理健身房”的概念,推出了训练营产品,通过系统训练方案,给人以正确导向,并且实现追情绪踪,自我调节

面对种种压力,部分人可以通过自身调节,很好的疏导负面情绪,针对另一部分不能自我疏导的群体,为了避免更严重的身心疾病,适时做心理咨询是非常有必要的。如需帮助,可以找好心情心理咨询中心。

疫情中的abc情绪例子

一.概念:情绪ABC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A是指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即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C指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也就是说,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

就如上面孪生兄弟的案例,可谓是“一念之差,两种人生”写照。根据埃利斯的观点,弟弟出现负面情绪的信念是有三种常见的非理性信念特征。

1、绝对化的要求

这类人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例如,我必须做得好并赢得别人的认可。

这样的后果就是,当某些事物的发展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这类人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2、过份概括的评价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用埃利斯的话来说,这就好像凭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例如,有些人遭受一些失败后,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

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会导致自卑自弃、自罪自责等不良情绪。而且更可怕的是,指向他人时就会一味地指责别人,产生怨忿、敌意等消极情绪。

3、糟糕至极的结果

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例如,“我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

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也很容易让人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而一蹶不振。

可见,决定一个人的成就,不是外在的环境,而是内在的信念、心态!那要如何转换心态呢,把挫折当存折,把压力当动力,把障碍当最爱呢?我们来看看一些转变心态的方法。

场景一:积极的心理暗示

20年前,在美国曾经有一个天才试验,他们在学校10000名学生里面随机抽取出20名,然后召集所有的人集中在操场上。校长宣布这是我们国家顶尖的专门研究天才的科学家给的名单,经过长期的测试和研究后发现在我们学校有20位天才。

人群中站出来的20位学生当然很激动,很兴奋,“哇,我们是天才呀,是被测试出来的呀。”20年后,这20个人不负重望,表现出超出一般人的成绩。

而真相是:他们并没有真的经过专业测试,而他们能成功的原因是积极的心理暗示。因为我们是天才,所以我能克服务不能克服的困难。

场景二:永远想你自己得到的,不要想你失去的

台湾残疾画家谢坤山似乎生来就和好运无缘。由于家境贫寒,没供他读书,所以他很早就辍了学。12岁就去工地上打工,16岁那年他因误触高压电,失去了双臂和一条腿;23岁,一场意外事故,又使他失去一只眼睛。

他没有抱怨,也没有因此沉沦,只要还有一支腿还有嘴就还能学点什么。他开始学习画画,因为没有手,就用嘴作画,先用牙齿咬住画笔,再用舌头搅动,嘴角时常渗出鲜血。少条腿,他就“金鸡独立”作画,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我们不去想我们没有什么,而是去想我们还有什么,还能创造什么。

场景三:认真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是个做事非常认真的人。有一次,他的助理将一份写好的计划书交给他,并询问他的意见。他面带微笑地问道:“这是你能做的最好计划吗?”助理犹豫了一下,回答说还可以再改一下。

两周后,助理又再次递上修改后的计划书。基辛格还是面带微地问道:“这是你能做的最好计划吗?”助理后退了一步,低声说:“也许还有一两个细节我可以再改进。”

每个人的拥有的时间是平等的,认真过好当下,才能保证做事的品质,才能不辜负青春年华。

二.小结:

1、情绪ABC理论:A(事件)+B(信念)=C结果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

2、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当遭遇各种挫折、压力、障碍时,要多检查一下自己的大脑,看是否存在一些“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等不合理想法,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永远想自己得到的以及认真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3、如果说成功=心态➕能力,能力不会是零分,但消极的心态为零时,就会导致消极的结果。成败不是能力决定,而心态决定。

要将挫折当存折,压力当动力,把障碍当最爱,用积极心态改变人生,创造美好的明天。

在大家就要复工之际,更适合重温这个情绪能力。疫情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场关于自律、工作意义、价值认识和应变能力的考试。我们只有用努力、积极的方式,才不会被淘汰,并且争做自己的主人!

大学生心理测试(百余名学生心理测试结果高分预警)

近日有高校复学,2.6万学生完成线上心理测试,有0.4%即百余名学生心理测试结果高分预警,学生情绪不稳定,心理健康状态极差,而主要原因却是这两点。很多家长只能白白担心却束手无策,内心只有后悔。

一、外在因素——家庭矛盾

有很多人说,原生家庭是最根本的罪过。有大部分学生努力上大学的原因是想逃离自己的家庭父母的束缚,正如前段时间电视剧《小欢喜》里面的乔英子放弃清华,将人生目标定位在远在他乡的南京大学,就是想离自己的母亲远一点,挣脱母亲的管束,放手一搏,在自己的天空自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够让兴趣主宰自己的人生。

但是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全国人民在家为国家做贡献,不出门就是抗击疫情。因此所有学生在家不外出,和父母一起生活在几十平米的空间,抬头不见低头见,自高考之后很多年不出现的矛盾,又突然打破了原本和平的家庭关系。矛盾的源头主要是这几方面:

手机与唠叨

正是那句话所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南极与北极,而是我在你旁边,你却在看手机。而放在家庭之中,最遥远的距离也变成了爸妈和你说话,但你却永远在看手机。大学生在家,休闲娱乐追剧听音乐都是利用手机,三月开始,网络上课,线上学习,抄笔记看书也是利用手机。然而在家长眼里只有孩子在看手机的一个表象,中年人就会开始唠叨,甚至说学生一无是处,无事不干,只会玩手机。年轻人在家时间太长,面对网课困难学习的压力,还要接受父母不停的教育,心情自然更加烦躁,心理压力也会急剧增加。

家务

很多人调侃,大学生现在维系亲情的唯一方法就是做家务,相信大多数父母在这五个月中都说过孩子不干家务,只会躺着。而学生也是总有各种理由推脱。同时,网课开始之后,五月份高校陆续复学,补笔记补作业,抄PPT,整理读书笔记等事情让学生忙得不可开交,功课压力与父母的催促一起出现,学生的情绪会更加烦躁,甚至于“心态崩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对于还没有开学的学生和父母都要做出一定的改变,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恢复正常的家庭关系。父母要理解学生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努力追赶时代潮流,与学生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这样就会出现更多共同话题,以此来增加交流,培养感情,建立一个从交流到相互理解,增加感情的良性循环。而学生在家也要承担一个家庭成员的义务,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宿舍是青春的坟墓,那么懒惰也是家庭关系的坟墓。一定要告诉父母自己的所做所想,不让父母误会,平白增加冲突。平时多看书,平复自己的情绪,整理好心态,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

二、内在因素——毕业就业双重压力

毕业生在家被困五个月,很多学生回家的时候,没有带电脑和资料,尤其理科专业学生离开实验室,自己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没法继续,有的人在最后一个月时间内还在重新选题,收集数据,面对无法毕业的难题,心情自然沉重。而学业压力大的同时,就业压力也步步紧逼。今年当之无愧成为最难毕业季,学生线上投简历面试找工作,让很多学生的强势不能发挥,工作机会也减少,面对这样的困境,很多人非常焦虑,不能静心,直呼“我太难了!”

毕业生这时候越到难处越要稳定心态,多查资料,先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顺利毕业。然后再静下心来,选择正确途径与平台投简历,整理好自己的心态,让面试官看到一个积极向上未来可期的年轻人,或者静下心来准备后半年的省考等各种考试,等待下一个工作机会。

总之无论如何,学会处理与父母的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这是每一个学生与家长的必修课,而调理好自己的心情与情绪,是自己健康的必备品。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点赞(13)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