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好,小编签到,上篇文章发出后有很多同学评论进贴,今天主要对网络群体行为心理测试,网络心理学来进行分析,请大家先安静一下,专心听讲。

网络群体行为心理测试,网络心理学

本文目录

  1. 心理测试:测一下你到底有多现实
  2. 儿童心理测试之成瘾问题
  3. 网络心理学

一、心理测试:测一下你到底有多现实

心理测试:测一下你到底有多现实?

生活中现实主义者是不是也是最悲观焦虑的一群人?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心理测试:测一下你到底有多现实?

如果现在死神要你死,以下三种死亡的方式你会选择哪一种?

A.你的现实指数55%。除了家人的事之外,你都会客观理性分析,要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才做:这类型的人以家人为重常常会忘了自己,因此花时很省,可是家人要任何花费都无所谓。

B.你的现实指数20%。因为心太软的你,在你面前装可怜你都会义无反顾的帮到底:这类型的人心肠很软,耳根子更软,只要有人在你面前装可怜就可以激起你的恻隐之心。

C.你的现实指数99%。因为饱经历练的你已经学会先把自己顾好再做其他打算:这类型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看尽了现实生活中很多残忍的事情,因此省悟到人不能太天真,要把自己顾好之后才有馀力去照顾别人。

为何这世界更需要乐观的现实主义者?

一、日新月异的世界,我们何去何从?

每天总有很多新玩意出现,各种新观念、新模式接踵而至。在我还没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之前,它早已席卷而去。

作为一个传统行业中人,我还在感叹生意难做的时候,却发现一下子出现很多的创新者,他们根本不按套路出牌,但发展迅猛。

我一遍遍在心中自问,我们在做对的事情吗?长期以来我们赖以成长的商业模式是否还能维持?未来的方向在哪里?

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其中说到眼下有一种讨好年轻人的趋势。

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消费潮流,抑或是话语习惯,皆是如此。

其实,在一个开放的现代社会中,讨好年轻人并不奇怪,甚至可说是理所当然。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的新观念,很多旧思维被解构、甚至被抛弃。

举例来说,在我看来,勤奋工作、努力奋斗简直就是天经地义,没想到别人却在讲持续好运是一种能力。

我还以为凡事慢工出细活,结果人家却说你工作10年还不是专家,而有人2年就够卓越了。

我以为历练多年后的教训经验才是干货,而别人却说没有趣味没有G点,真理都是废话。

以往无论在哪个领域,每个人所能占据的信息较为有限,权威总会适时现身,而今天已迥然不同。

理论上讲,每个人通过移动互联网可以占有无穷多的信息,传统的权威和信源已不复存在,人们更相信身边的意见领袖。每个人都成为互联网海洋中的一个中心。面对空前巨量的信息,选择变得更加困难。

就像凯文·凯利在《失控》中所讲述的蜂巢社会一样,表面看大家并未受命于一个集中化的指令,但是通过无穷多的个体互相影响和互动,却形成了有规律的群体行动。

没有谁确切地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但确实就发生了。

这就是去中心化、分布式世界最真实的图像。

那么,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我们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呢?

在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拿起格力手机,十分霸气地说:“今天我可以大胆地说,我的手机世界上第一,当然我讲的不是销售量第一,最起码我对我的消费者承诺,我的手机的品质,我可以讲是第一,我今天在这里说我的手机两米摔下去不会坏,你敢摔吗?”说着,她将手中的格力手机摔到地上。

据说,台上的同行微微一怔。我不晓得那些同行为什么一怔。反正看过报道后,我心里就冒出一句话:无知者无畏。

在手机竞争如此激励,在移动终端发展如此深入的今天,居然还有人会把结实当成自己成为世界第一的由头。真是乐观得可以。

虽说过分乐观不见得是好事,过分的现实主义同样不见得是好事。

走到极端的现实主义,无一例外都变成实用主义和投机主义。

前段时间,一则名为“银行员工被当众打屁股”的视频大火,引发争议。

据报道,事情发生在章泽农商行内部培训会上,8名员工因业绩落后被打。据说当天还有剃光头的现象,被体罚的人数更是占到10%。这次培训的主讲人姜洋也因此红遍大江南北。

这则新闻引发大众吐槽的更多是培训方式的“反人性”。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一点:这种情形其实并非个案,在很多规模以下的民企中,这样的培训大有市场。

几年前,我所在城市的报纸上也曾赫然出现一群下雨天爬行在路上的员工,据说因为业绩未达到,他们“自愿”从公司写字楼爬行到火车站广场。

这则新闻当年也引发极大反响。这里面玄机何在?

原来有些企业主或管理者存有一个动机:不在企业运营管理和市场经营上下功夫,渴望短平快,希望引进高人,给员工打鸡血,激发起内在动力,让其“自动自发”完成业绩。

这样一来,省心省力省,何乐而不为?而一些培训机构迎合这类需求搞起了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培训。

然而,外人看来匪夷所思,局中人反而觉得走心入脑,你就知道这样的现实主义有多可怕!

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Gabriele Oettingen说,拥有“既乐观、又现实”心态和思维的人最容易达成目标。

当这种人有了一个目标时,会首先憧憬愿望成真,然后花更多时间考虑实现目标有什么障碍,需要哪些努力。这个过程叫做“心理对照”(mental contrasting)。

实验证明,心理对照卓有成效。当实验中的人尝试对可能实现的目标进行心理对照时,他们变得更有干劲,而且能取得比纯粹乐观主义者和极端现实主义者更好的结果。

研究者发现,把人简单地划分为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并不准确。

有的人可以像乐观主义者一样拥有积极的心态,又能像悲观主义者一样清醒地评判自己的机会。

在研究成功的企业家时,研究者发现,他们既对现在的生活精打细算,又对未来十分积极乐观。这类“乐观的现实主义者”要比单纯的乐观主义者或悲观主义者更加成功。

乐观的现实主义不独是一种事业或职业技巧,更是一种人生技巧。它令我们对这个世界保持足够的敏感性和灵活性,能够坦然面对各种问题并且积极寻求种种解决办法。

我想到格里高利·大卫·罗伯兹。他是小说《项塔兰》的作者。这部小说堪称我近些年看过的最引人入胜、最大部头的小说。

格里高利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从学生时代就是个激进的运动分子,活跃于各种反战、反法西斯、反政府组织,深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优异的天赋,使他成为大学中最年轻的哲学和文学讲师。

25岁时,他的婚姻破裂,失去妻子,更失去5岁爱女的监护权。他选择用海洛因来填补生命中乍然到来的空洞,终于从一个理想主义者堕落为毒虫。

上瘾的需求逼使他拿着仿造手枪,以全套西装打扮、温和的谈吐、礼貌的举止,去抢劫银行,获得“绅士大盗”的封号。

被捕后,24次的抢劫纪录换来19年徒刑。两年半后,他于光天化日下逃出澳大利亚最戒备森严的重刑监狱,短暂停留新西兰,然后流亡印度。

这段长达八年的印度流亡岁月,便成了《项塔兰》最真实的蓝本。1991年他在德国被捕,决心坦然面对过去,入狱服刑。

1997年获释出狱后,他着手写下《项塔兰》这部厚达千页的自传式小说,2003年出版后一鸣惊人。

这可能是一个极为戏剧化的例子。格里高利曾跌入一个人可能跌入的最深谷底,可是他最终获得了平静和安宁。除了成为乐观的现实主义者,他还能有什么选择?

套用威尔·史密斯主演的《当幸福来敲门》中主人公Chris Gardner的话来说就是:

You have a dream, you got to protect it.

四、乐观的现实主义者是什么样子?

有好几次,别人跟我讲:你把别人都想得太好了,现在人心难测,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我心中颇不以为然,因为就我的个性而言,我倾向于从好的一面去理解别人的动机和行为。虽然我也因此上当受骗,但同样我也因此获益良多。

随着阅历渐长,我慢慢理解了别人为何对人心有所保留。

原来他也不是无缘无故。也许早年的他也如同我一样,以更好的意愿去揣度别人,然而由于做生意的缘故,要和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难免有些人会想法占他便宜,钻他空子。时间久了,他对人心有了更多现实的理解。

在他眼里,一个坏人也许有不得不好的动机,一个好人也有不得不坏的理由。用心理学家的话来说,每个行为都有一个正面动机。

这意味着,你看待别人和自己永远要有一颗平常心。你得知道每个人都是有需求的,你孜孜以求的未必是别人的心头好。

比如你住着私家套房,开着宝马奔驰,来往于各种社交圈。而他在为下个月房租涨300块钱费心,得为明年小孩能否上一所好的幼儿园揪心。

你在想自己的事业版图如何扩大,他在想如何加薪、是否跳槽、要不要找人疏通关系。

对他而言,有一份薪水优渥的工作就是上上选,他鲜少考虑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如何混迹于那些令人艳羡的圈子,如何实现团队或组织的更高价值。不是不愿,是不能。

这颗平常心让乐观的现实主义者相信自己的自制力及对局势的掌控力,能让他们迅速建立起与周围人的`交际,让他们快速理解自己和他人的需求。

当遇到麻烦或问题时,他能立刻列出若干种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办法,而不是让自己沉溺于非理性的评判和情感情绪的层面。

现在和同行、朋友在一起聊天,彼此间必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们生意好做吗?答案仿佛标准答案,一律是不好做。

看公司财报分析,几乎无一例外都会写上一笔:由于宏观经济表现不佳、市场低迷,行业经营压力大增,公司经营增长压力凸显云云。仿佛每家公司都可以拿宏观环境来作为说辞。

欧力士集团是日本最大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创始人之一宫内义彦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不论多大的企业,它的规模与国家相比都是很小的。不管宏观经济好坏,都有很多商业机会。

宏观经济的好坏与企业的业绩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企业经营管理没有必要将企业业绩与宏观经济的好坏做太多挂钩。在金融危机的时候,企业的业绩都会下滑,不存在一枝独秀的企业。企业要活下去一定要做到行业的中上游水平。

我家楼下有家咖啡店,经营了1年多,每天路过时看到店里屈指可数的客人,我就会想:不知这家店能开到什么时候?请忽略我的乌鸦嘴。

就在几天前,这家店已经转让成功,进入装修期。可就在不远的地方,一家星巴克刚刚开业,生意照样好得惊人。这一冷一热,已不能简单以生意难做、环境不好来解释了。

2008年适逢全球金融危机,星巴克同样迷失了方向,遭遇30多年来第一次重大危机,已经离开经营一线8年之久的星巴克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霍华德·舒尔茨重返首席执行官职位。

他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断强化星巴克的品牌价值,追求高品质咖啡,让咖啡成为联结顾客的情感纽带,继续推崇充满人文关怀的价值观,大胆推出新产品和服务。在多变的环境中,始终以品牌使命作为各种权衡的标准。

在2年多时间里,舒尔茨采取的每一步行动既能着眼于未来1到2年目标,为以后的复苏埋下伏笔,同时又与每季度的目标扎实结合,让华尔街的分析师信服它的价值。于是,星巴克品牌再次风行全球。

现在的世界进入“国家经济”时代,企业的表现与国家、经济体的表现息息相关,优秀的企业背后往往耸立着一个强有力的国家。

如今在全球叱咤风云的中国企业,固然离不开企业家和员工的超常努力,但哪里能缺得了国家的强大背书。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开始越来越多地在世界版图中凸显它的存在感,这给中国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同样,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们也拥有了不同以往的机遇。

诚然,这个国家并不完美,它虽然人口众多,但留给世人的印象尚有很多的负面印记;它虽然地域辽阔,但巨大的地域差距让其增长承压;它虽然拥有庞大的经济体量及快速发展的科技水平,但法治建设、国民素养仍有巨大欠缺。

每天,我们身边总有太多的消息布满网络,让我们对这个国家的未来在信心与怀疑、期待与失落之间巨幅摇摆。

但是没有人能够否认,这个古老而庞大的国度,正在不可逆转地走向未来。

一些原本看来坚不可摧的东西正在松动,一些过往看似可有可无的东西正在被坚守。这个国家有太多的不完美,但也因为此,才需要我们每个人更努力、更真实。

也许,在看似不变的潮流之下,一个新的国家正隐约出现在远方的地平线。这将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享有的莫大机遇。

二、儿童心理测试之成瘾问题

两个多月前,看到中科院心理所多模态感知计算实验室的一则被试招募广告,是“阳光伴我行”项目的心理健康测评,施测内容大致是填问卷、完成电脑上的任务,关键是有120元的被试费,于是我说服闺女一起去挣了120元的零花钱,测试结束,当场结算。

历时两个多月,测评报告出来了,涉及情绪问题、成瘾行为、攻击行为、ADHD四个方面的内容。看完挺有收获,整理一下发给大家看看,估计大家看了会跟我一样有收获。

内容比较多,会按测试涉及的四个方面分别发出来,本次是成瘾行为,以下是正文。

对于儿童青少年群体的成瘾行为,本研究报告主要关注在网络成瘾行为上。美国心理学家Goldberg于1996年首先提出网络成瘾(Intemet Addition Disorder, IAD)障碍的概念,指的是在没有成瘾物质的条件下,人的上网行为冲动失去控制,主要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导致对日常生活带来了影响。网络成瘾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它包括网络游戏成瘾,手机成瘾等。

国外青少年及大学生网络的成瘾发生率为1% 15%,日本较高为15%;中国报道的发生率为5.7% 17.49%。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青少年正值叛逆期,心智尚未成熟,若缺乏必要的父母监控和足够的温暖支持,他们就可能出现过度的网络使用。

研究发现良好的父子关系、母子关系质量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保护性因素,而消极的亲子关系可能促使青少年到网络世界中寻求心灵慰藉,就成了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

父母婚姻冲突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显著风险因素。即父母冲突更多的家庭会更高概率检出孩子有网络游戏成瘾风险行为。

研究发现,不良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都是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有助于减少青少年的网络游戏成瘾。而同伴侵害、结交越轨同伴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风险因素。另外,有网络游戏成瘾同伴也会显著增加初中生自己的网络成瘾倾向。

有研究表明,学生与学校的联结程度(指学生在学校感知到被关怀的程度以及对学校的归属感)偏低时,其网络成瘾的可能性也越高。积极的校园氛围对初中生网络成瘾和网络游戏成瘾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即学生感知到的校园氛围越积极,越少表现出网络成瘾。

研究者们一致发现,在个人因素方面,冲动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最强劲的预测因素。基于中国中学生样本研究发现,网络成瘾倾向青少年的行动冲动性和无计划冲动性显著高于非成瘾青少年。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成长的时期,有研究表明,如果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例如自主性,自我认同感,自我效能感等,青少年就可能发生“病理性补偿”过程,青少年便有可能通过诸如上网打游戏这种容易产生成就感的方式进行补偿。

有研究表明,孤独感、抑郁情绪、自卑感等特质对网络成瘾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这可能是因为具有这些特质的青少年社交活动相对缺乏,更倾向于在网络世界中寻找支持。

2.4.1网络游戏障碍量表( IGD-20 Test)

网络游戏障碍量表(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Test, IGD-20 Test)是由Pontes等人于2014年根据DSM-V的诊断标准制定而成,包含6个部分,分别是凸显性(Salience),情绪调节(Mood Modification),耐受(Tolerance),戒断症状(Withdrawal Symptoms),矛盾性(Conflict),复发性(Relapse)。该量表共20题,采用Likert自评式5点量表记分方法来评估症状发生的频率(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我国学者Anise M. S. Wu学者及其团队在2016-2019年引进、翻译并验证了该量表在中学生群体和大学生群体的适用性。该量表得分范围是20-100分,得分越高,网络游戏成瘾倾向更明显。

2.4.2手机成瘾指数量表( MPAI)

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 MPAI)是学者梁永炽编制的,共有17个条目,采用1分(从不)到5分(总是)5点计分,得分高者表示手机成瘾倾向明显,被试在17个条目中有8个为肯定回答即判定为手机成瘾。该量表包括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低效性4个因子,该量表已在国内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群体中使用过,验证了其适用性。该量表得分范围是17-85分,得分越高,手机成瘾倾向更明显。

2.4.3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量表( BIS/BAS)

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量表(Behavioral Inhibition/ Activation System Scale, BIS/BAS)是Carver等人于1994年根据Gray的理论编制,量表有20个项目,后依据学者修订,删去2个项目后剩18个项目。量表分为行为抑制系统(BIS)和行为激活系统(BAS),行为激活系统包括奖赏反应(Reward Responsiveness)、驱力(Drive)和愉悦追求(Fun Seeking)3个维度。行为抑制测量惩罚敏感性,行为激活测量奖励敏感性。采用李克特4级评分,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该量表得分是看不同维度,以维度分说明个体的激活或抑制行为的动力来源高低。行为激活维度得分越高,说明被试容易受到奖赏等积极刺激的影响而激活趋利行为;行为抑制维度得分越高,说明被试容易受到惩罚等消极刺激的影响而抑制趋害行为。

2.4.4性格强度量表( CSI)——自律分量表

性格强度量表(Character Strength Inventory, CSI)是Thomas A. Wright学者在2017年依据其在工业组织的研究经验研发的一系列人格相关量表,其中自律分量表用于衡量个体的工作自律程度。本研究用此量表衡量儿童青少年在自主行为上的自律性。该量表有8道题,采用李克特7级评分,从1-“极不同意”到7-“极同意”。该量表得分范围为8-56分,分数越高说明个体自律性越高。

测评结果我就不发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给我,咱们单独交流。

有研究发现亲子依恋是青少年网络成瘾很好的保护因素,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抵消其他风险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父母如何才能和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首先在沟通上,父母应该避免使用讽刺挖苦的方法,多积极地聆听孩子的心声,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真正地接近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体会到父母和家庭给自己的情感支持。其次,在网络使用行为上,父母应调整自己对孩子网络行为的过多的负面看法和负面评价,不要认为孩子一无是处,应多看到孩子值得肯定的方面,避免将事件和观点的冲突演变成亲子关系的冲突。第三,父母也应该主动向孩子讨教,丰富自己互联网方面的知识。避免因为不了解互联网而一味地加强对孩子上网活动的严格监督和控制,这样只会更加激化亲子之间的冲突,使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进一步加深孩子与父母之间情感隔阂,从而导致青少年对互联网更大程度的依赖。父母可以适当地增补互联网方面的知识,与孩子探讨互联网上的活动,可以营造更畅通的沟通环境,获得孩子的尊敬与亲近。

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父母要认识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并积极地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每个孩子都有心理需求,研究发现,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有很多心理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这是促使青少年上网成瘾的重要原因。很多父母在孩子网络成瘾之后,想到的只是不要让孩子上网,并没有想用什么样更好的方法来替代上网去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自然而然地就会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埋下冲突的种子,破坏亲子关系,并且形成恶性循环,比如父母往往对孩子进行责骂,甚至打孩子从而更易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自暴自弃地沉迷于网络游戏,进一步让孩子倾向于逃入虚拟世界来避开现实生活中的冲突。

在家庭生活和孩子教育中,父母应该注意自己适当的卷入程度。一方面,父母不能忽视不管,纵容青少年在尚且缺乏自制力的时候沉溺于网络;另一方面,父母也应注意不能过度管理,青少年期的孩子自主性得到进一步发展,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对孩子的期望要从孩子自身的情况和意愿出发,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更多的自主空间,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家庭生活中父母冲突会破坏父母之间的良好关系,进而破坏家庭氛围,从而对青少年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在父母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可以通过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寻找父母都认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父母冲突在所难免,在父母有冲突的时候,应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这样可以降低父母冲突对孩子的影响。而父母冲突一旦被孩子知觉,父母应引导孩子对冲突原因进行合理归因,以免孩子把冲突原因归于自己而产生威胁感,或产生自责感。第三,孩子经历父母冲突之后,父母应对孩子进行情绪抚慰,甚至向孩子道歉。这有助于降低孩子的情绪不安感,以免造成情绪失调,从而转向网络世界避开现实生活。

有研究表明,同伴侵害以及结交不良行为同伴都是网络成瘾行为的风险因素。因此,学校、教师应给予具有这些特征的青少年足够关注,特别是遭受同伴侵害风险的青少年。青少年自己一方面要知道在遇到同伴侵害时及时向父母,老师等寻求帮助;另一方面应学会辨别好与不好的同伴关系,主动远离不良行为的同伴,多与良好行为的同伴交往。

学校方面应积极开展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活动。比如可以开设面向网络依赖群体的团体辅导,开展网络成瘾行为相关的讲座等。另外学校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转移其注意力,扩大学生的社交,满足青少年的多方面需求。

良好的校园氛围也关系到学生健康积极的成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满足学生的自主需求,也需对学生应当多些关心,多些交流多些信任,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积极的校园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进而抑制其网络游戏成瘾倾向,与此同时,不良的校园氛围会降低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从而会使得这些学生转向网络游戏世界寻求自我效能感。

另外,心理弹性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研究表明,积极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能够反向预测青少年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由于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特点,他们会体验到很多的消极情绪和压力,家长和学校应该重视加强青少年应对压力和挫折的教育,教会他们积极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事件,增强其心理弹性,减少他们通过沉溺网络来逃避现实压力的机会,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

青少年应该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更加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以降低孤独感体验,增加其社会归属感及自我认同感的亲社会性,使自己更愿意与他人沟通相处,乐观积极,对人际交往有更大信心,而不是在网络世界里寻求虚拟关系。

青少年自己也应尽量有限度地控制网络使用时间和频率,自身应意识到手机成瘾的危害性,提升自我认知能力,从自身的角度思考,以提高缓解抑郁、网络成瘾的主动性,也更能保证社会其他干预活动的有效性。还需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了解个人喜好及自己的优缺点,树立自信,相信自己能够抑制不理智的冲动,合理地掌控自我、悦纳自我。

另外,关注即时满足的青少年更容易卷入网络依赖行为,因为即时满足的个体比关注未来的个体更容易通过发泄与幻想的应对方式指向网络依赖;因此,青少年可以练习延迟满足,把注意力放在未来,同时训练自己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

声明:以上测评内容,版权归属中科院心理所多模态感知计算实验室。

——全文完,如果觉得不错,就关注、点赞、转发吧——

三、网络心理学

1、网络心理学是一个新兴的网络名词。那么什么是网络心理学呢?下面就随我一起去阅读网络心理学,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2、一、网络:作为心理与行为存在的“第三空间”

3、工具的使用对于人类进化的作用从来都是哲学家和进化研究者们在探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时最重要的主题。互联网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复杂前景最广阔的工具,它因而远远超越了作为人类工具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全面改变了个人的行为方式,而且深刻改变了人际互动和群体行为的组织方式。

4、互联网全面超越了人类传统的工具,表现在其共享性、智能性和渗透性。互联网的本质作用体现在个人思想和群体智慧的交流与共享;互联网对人类行为效能影响的根本基础在于其智能属性,它能部分替代人类完成甚为复杂的信息加工功能;互联网对人类行为之所以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在于其发挥作用的方式能够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无所不在地渗透。

5、法国当代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在其名著《技术与时间》中,从技术进化论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假说:“在物理学的无机物和生物学的有机物之间有第三类存在者,即属于技术物体一类的有机化的无机物。这些有机化的无机物贯穿着特有的动力,它既和物理动力相关又和生物动力相关,但不能被归结为二者的‘总和’或‘产物’。”。在我们看来,互联网正是这样一种“第三类存在者”。互联网首先依存于计算机和网络硬件,但是其支撑控制软件与信息内容的生成和运作又构成自成一体的系统,有其自身的动力演化机制。所谓的“网络空间”,就是介于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之间的“第三空间”。

6、心理学深入互联网,正是要探索这个第三空间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存在方式和演变规律。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迅猛发展,网络心理学正处在迅速的孕育和形成过程中,并且必将成为心理科学发展的一个创意无限的重要领域。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网络空间从文本环境转变为多媒体环境,从人机互动转变为社会互动,使它成为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在第三空间这个新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中,一定会衍生出反映人类行为方式和内心经验的新的规律,包括相关的生理反应、行为表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

7、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手机、平板电脑等个人终端和网络覆盖的普及带来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便利性,人们在深层的心理层面上很容易将网络空间看做是自己思想与人格的延伸。伴随着网络互动产生的放大效应,人们甚至会感到自己的思想与他人的思想可以轻易相通,甚至可以混合重构为一体。个人思想之间的界线模糊了,融合智慧正在成为人类思想史上新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也正在改写人类的思想史。从人类众多生产生活领域中发生的人的行为模式的改变也将会是持续不断的。从人类行为规律的层面探索这种改变及其效果,这样的研究问题就像网络本身一样令人兴奋和充满挑战。

8、二、网络空间的心理特性:行为重构的基点

9、对个体的心理活动来说,网络空间的心理特性体现为基本的空间特性、时间特性、人际特性和自我特性,分别对应的就是网络空间的跨越性、非同步性、匿名性和去抑制性。从人的行为的属性来说,这四个特性也是网络与人的结合带来的人的行为的新属性,是在传统的环境和空间中所不具备的。这些新的特性是在网络环境下重新审视和分析人的行为结构的基点。

10、网络跨越性体现在空间距离的跨越,空间距离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力在网络空间被大大减弱。便利的多媒体在网络中的传递可以让人们跨越地理空间上的阻隔、物理的障碍进行互动和连接,包括信息分享和交换、商品交易和情感联结。这样的便利性一方面扩展了个体的生活广度,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之前不太可能获得的商品、信息或者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也改变着个体对自身与世界关系的定位,可以随时随地处理工作和生活相关事务让自我知觉的影响范围更大。因此,跨越性一方面使得个体不再局限于物理空间的分割,带来了极大的生活便利,另一方面也无形中扩大了个体的心理空间和行为范围。

11、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和互动,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但是网络的一大特性正是提供非同步性的交流沟通,通过邮件、论坛、个人主页、博客甚至即时通讯工具来实现。非同步性交流虽然部分不够及时,但是却为个体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和控制性。个体可以基于这一特性,随时终止或者开始沟通;同时,也给了个体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选择回应的方式,而不必担心可能因慌乱而出错,带来人际损害;非同步性允许个体同一时间内开展多重社交,在沟通中感受到更多的可控性和自主性。更重要的是,非同步性以网络存储技术作为基础,能以多种形式的大数据形成巨量的群体智慧。个体在心理上可以随时面对群体智慧的存在,提取信息或者贡献自己的创造。非同步性使得个体与人类智慧活动的关系得以改变,对于人类智慧的进化发展和文明活动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12、匿名性是指个体在网络空间里可以隐匿自己的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和身份信息、外貌特征甚至人格倾向,体现了人际互动的一种新的行为方式特点。个体在网络空间中可以随意变换自己的个人特征,也可以控制何时及多大程度上表露自己的人格信息。网络的匿名性对于处于自我认同发展期的青少年尤其具有吸引力,使青少年能够利用网络来进行自我认同实验,有助于其自我认同的探索和获得。同时,这样的特性对于那些在现实中因外在特征受到限制的人可以有选择性地呈现,从而促进关系的建立。

13、根据Zimbardo的研究,抑制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受自我意识、对社会影响的察觉和对公众看法的担心所约束的行为。根据这个定义,去抑制可以被描述为这些因素的缺乏;或从相反的角度,去抑制可以被视为公共意识的减弱,这将导致降低对他人看法的关注。而网络环境中的匿名技术和行为方式就会带来“去抑制效应”。这种特性的影响可能表现为两种方向:一是人们可能会利用它表现令人不快的举动或情绪,通常是辱骂他人或者实施网络欺负等行为;另一种情况是它可能让人们诚实而开放地面对某些个人问题,而这些问题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是无法讨论的。由于去抑制性的影响,个体在网络中就可能发表一些较为奇怪和独特的言论、呈现出比较标新立异的装扮、分享独特见解或者经历,甚至分享自己的生活等。这种网络上的“晒”和“秀”的展示性已经成为网络行为的一个特点。

14、网络空间的上述四种心理特性,可以用作描述网络行为的基本维度。当一个行为置于这个属性体系之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网络中行为的特点和差异,更深入地理解网络中行为的相互联系。

15、三、网络心理与行为研究的类型:行为研究体系的重构

16、 Gosling和 Mason将心理学中的互联网研究分为三类:(1)转换性研究,指将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应用到互联网上,如在线调查;(2)现象性研究,指由网络激发的行为或者基于网络的行为,如网络欺负;(3)新兴类研究,指使用新的方法来研究已有的主题,如谣言。这种分类可以清晰地看到互联网对心理学研究的价值,特别是方法价值。

17、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待互联网与心理学研究的关系,可以将网络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种类型:基于网络的研究、源于网络的研究和融于网络的研究。这种分类其实是以互联网为依据对人的行为范畴的一种重构。“基于网络的研究”是指将网络作为研究人心理和行为的工具和方法,作为收集数据和测试模型的平台,如进行网上调查、网络测评等。

18、“源于网络的研究”是指将网络看做是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因素,是依据传统心理学的视角考察网络使用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网络是人类行为演化过程中全新的影响因素,能够全方位地影响人的行为,从基本的语词加工机制再到群体智慧的无限可能性,网络正在改变着人类行为进化的进程。源于网络的研究正是要探讨这种网络改变行为的机制。

19、“融于网络的研究”是指将网络看作是一个能够寄存和展示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独立空间,来探讨网络空间中个人和群体的独特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以及网络内外心理与行为的相互作用,这类研究内容包括社交网站中的人际关系、体现网络自我表露风格的“网络人格”等。

20、以上这三类研究从不同的出发点和行为层面对网络和行为进行了重构。这样一个行为重构的研究体系,能有助于更系统深入地探讨行为在网络时代中的不同属性和特征。

21、四、发展中的网络心理学:行为重构的领域实践

22、网络心理学,是指对互联网使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心理学领域或心理学分支,从网络心理学诞生之初至如今的蓬勃发展,网络心理学对行为的界定和重构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

23、 1984年,Sherry Turkle出版了Second Life:Computers and the Human Spirit,可以算是首次系统提出对计算机技术和人类关系进行探讨的学术著作。此后,Elwork和Gutkin提出计算机时代的行为科学研究,一系列研究进一步探讨了相关的研究方法,研究领域也有所扩展,从教育心理、信息加工、到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领域,均有涉及。1985年,《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杂志创立,开始发表计算机、网络与人类行为相关的研究论文,这标志着学术界对网络心理学的重视和认可。

24、时至今日,已经有超过20种学术期刊发表网络心理与行为的.相关论文,年发表量数以千计,其影响力也在不断攀升。Yan和Zheng用个体生命发展阶段来比喻网络心理学的发展,认为目前的网络心理学正处于“青少年”阶段。其原因为:一方面,这一领域在过去的二十多年“儿童期”期间,已经发展出了基本知识和方法论基础,具备了从儿童期过渡到青少年的基本能力;但另一方面在智力上还没有完全成熟,还没有被广泛认可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在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25、在所有网络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中,有些研究主题格外受到了研究者和社会大众的关注,其中包括(1)网络成瘾、网络欺负等因为网络的迅速普及而出现的新型问题行为,由于其在年青一代中的发生率较高、可能存在独特的发生机制而引起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和临床工作者的关注;(2)网络社交、网络游戏、网络交易、网络色情等受欢迎的网络功能使用行为,由于其庞大的使用群体、巨大的市场收益和产业链条以及潜在的高危成瘾倾向,是目前网络使用行为中最受关注的行为,从其行为特点到对个体的影响,均有涉及;(3)网络情境下的教与学,不但使传统的教学互动得以扩展,并且发展出多种新型的在线学习方式,那么网络中的教与学的过程存在哪些独特的特征、如何最大化实现网络教与学的效果、哪些因素可能会促进学习等问题均引起了研究者和教学实践者的兴趣;(4)利用网络平台积极拓展现有的心理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包括如何将传统的心理咨询借助于网络平台使更多人受惠、如何将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的效果最大化等问题均成为研究热点。

26、国内网络心理学的研究起步较晚。2011年,我国首个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华中师范大学通过筹建论证。中国心理学会已经正式筹建“网络心理学分会”。目前,网络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成为了我国心理学研究的新的热点分支。

27、两方面的需要使得网络心理学研究充满了活力。一方面,已有的心理科学知识运用于网络环境时需要经过检验和改造,传统的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可以得到加强和改进;另一方面,人们的网络行为表现出一些不同于现实行为的新的现象,需要提出全新的心理学概念与理论来解释,形成新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28、网络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需要与传统心理学深度融合

29、网络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研究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网络心理学研究的一大挑战。一方面,诸多传统心理学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范式都可以移植到网络心理学的研究之中,为网络心理学提供大量的研究课题和方法基础。另一方面,这些传统的研究主题在网络中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意义。相应研究变量的测量以及对个体发展和适应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以网络欺负为例,传统欺负存在明显的以强凌弱的特点,欺负者与被欺负者都存在于特定物理空间,比较明确。而网络欺负与被欺负者之间的强弱关系变得更加模糊,而且被欺负者可能并不知道欺负者是谁,一个被欺负者甚至可以受到成百上千的人欺负。同时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广泛传播性,网络欺负的影响可以在短时间内对被欺负者及其家庭造成重大影响。

30、因此,不能简单地把传统的研究主题和变量移植到网络之中,研究变量的测量、数据的收集、变量的特点和影响后效、网络中相应变量的独特意义和价值都值得认真探索和思考。根据现有网络心理学的研究主题、文献和方法,对于网络心理研究与传统心理学研究的关系问题,以下几个方面可能需要深入探讨。

31、首先,网络心理变量是否具有独特的“网络”属性和特点。其次,网络心理变量与传统心理相应变量有何关系。再次,网络心理主题和变量的测量是否可靠可信。最后,网络心理变量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在传统的心理变量和研究主题之外,是否能够进一步挖掘和发现网络中独特的研究主题?

32、总之,应该在厘清网络心理主题和变量的核心内涵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出网络的独特魅力和潜在特点及其影响。

33、网络技术与行为主体的双重发展带来的行为复杂性和方法挑战

34、网络技术日新月异,而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和群体作为行为主体也在成长中表现出变化和差异。互联网在全面地改变了当代人的生活的同时,也作为一种环境空间在塑造或改变年青一代的成长。从出生时就在网络环境中并伴随着个体的成长一直使用网络的群体被称为“数字土著”,而成长到某一个阶段才开始使用网络的群体被称为“数字移民”。不同群体在这样的环境中的行为塑造程度和模式也会随之不同。因此,探讨随着网络的改变,网络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改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35、网络本身的进化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影响。在网络没有如此普及之前,个体可能会在网络这种新的“虚拟”平台去建构一个不一样的自我,而且个体线上和线下的社交圈的重合度不大,这也为个体的网络身份和人格的探索和提升提供了便利。但随着网络普及率的逐年提升,线上与线下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对大部分个体而言,线上交往可能只是其线下交往的扩展和延伸,个体可能不再寻求在网络中再建立和塑造与线下不同的人格和身份认同。因此,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个体的自我呈现和人格表达具有线上线下的统一性。

36、网络对数字土著和数字移民的影响或许存在差异,对“60”后到“00后”不同年代的网民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是通过文化提供的工具实现的。不同朋辈受到各自年代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对于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工具的依赖和使用存在明显的差异。比如有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人们的网络社交圈子逐渐缩小,老年人社交网站上的朋友数量明显少于年轻人;同时老年人社交网站上绝大部分的人都是现实中的朋友,而年轻人社交网站中的朋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陌生人或者不那么熟悉的人。比较不同朋辈的网络使用的差异及其对他们发展和生活适应的影响是网络心理学领域一个亟待深入的主题。

37、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使用网络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一些早期(如十年前)的研究结论或许并不适合如今的研究状况,甚至可能与目前的研究结论截然相反。以社交网站的使用为例,早期的使用者可能用社交网站建立了很多新的人际关系,但总的来说,社交网站中的朋友并不算太多,个体并没有因为在社交网站中的投入而忽视线下的社会交往。因此,社交网站的使用可能降低了个体的孤独感,提升了其幸福感。但是随着社交网站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人使用社交网站可能变得比较被动,并因为线上的社会交往忽视了线下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而社交网站的使用可能会降低个体的幸福感。因此,对于早期的研究结论并不能盲目迷信,对于现在的研究结论是否能够推广到几年之后也应保持谨慎。这是网络心理学所面临的知识生命周期的一大挑战。而对于网络心理学领域的一些矛盾的结论,或许也可以从网络技术本身发展的角度给予分析和解释。

38、网络心理学发展面临研究伦理的挑战

39、心理学研究大多以人为被试,研究的伦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也有颇多争议。而网络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更是本领域研究的一大挑战。一方面,网络平台的环境和实验控制更低、参与者身份更难确认等问题,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难题。另一方面,网络空间逐渐成为维系国家和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设施,已成为陆地、海洋、天空、太空之外的第五维国家安全领域,针对网络空间的攻击、破坏、窃密、感知等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空间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在不影响网络网络文化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大规模的网络数据分析和研究也是网络心理学面临的伦理挑战。

40、与此同时,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下包括心理学在内的信息科学相关领域的热门词汇。正因为大数据与个体行为息息相关,这也使大数据发展到了与公民的隐私保护需求相抵触的阶段。在大数据与隐私的博弈中,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问题与经验而未雨绸缪,在大数据滥用成灾之前以权衡大数据发展与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有效监督与控制。作为科研工作者,虽然所得的数据仅用于研究,但是仅用于研究显然不是绿色通行证。网络大数据的庞杂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哪些数据可以开放和共享,哪些数据不能用于研究都需要有明确的规定和管理的办法。

41、信息和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心理研究机遇

42、互联网应用敏感地反映了新兴的技术手段的变化,同时也在不断地形成心理与行为新的表现形式。大数据和智能手机正在成为影响未来网络心理学研究的两大工具。大数据的存在,使得心理学对实体样本数据的依赖得以减轻,并能够更加客观地呈现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甚至可以从一个更高层面对已有结果进行提取和组织。而智能手机的传感功能能够侦探周围的环境(噪音,光线,周围的其他人员),记录下个体在线以及离线时的行为,提供及时的自动调节。这能够平衡网络大数据的偏差,并实现评价的流动性的期望。在个体行为的连续性和群体行为的大规模属性研究方面,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给心理学和整个社会科学带来了重大的机遇。

43、纵观国内外,尤其是国内的网络心理研究,存在比较明显的瓶颈,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44、首先,研究主题较为狭窄。在国际网络行为研究领域,Facebook Psychology几乎占据了网络心理学的“半壁江山”。对于国内来说,网络成瘾一直是网络心理领域最活跃、最多产的主题。对于这些领域的广泛关注部分说明了其本身的重要性和社会的关注程度,广泛深入的研究无可厚非,而且这两个领域仍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去拓展。但网络心理领域研究主题的多样性体现不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开拓。

45、其次,价值取向较为单一。大量研究者主要关注网络媒体对青少年发展的负面影响(如网络成瘾、网络欺负等),少有研究去探索网络的积极价值和意义。网络对人类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就有弊,有积极的影响就有消极的后效。研究者应该从更加客观的视角探索网络的两面性。

46、最后,网络心理学随着互联网和计算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但研究的更新节奏相对较慢,目前网络心理学的研究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这虽然受到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同时也对网络心理学的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心理学的研究者一方面要关注当下的网络热点话题和主题,还要留意未来几年可能会变得更加突出的主题或媒体平台,尽量实现“意识和技术的共同进化”。当然,一个更高的要求是网络心理学的研究者可以尽可能地从互联网的发展中抽取出一些不变或少变的元素,探讨这些元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47、互联网的本质作用体现在个体思想和群体智慧的交流与共享。互联网对人类行为效能影响的根本基础在于其智能属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都将得到巨大改造,网络将进一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和领域。这些方面,都是网络心理学创新性研究的基础,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集体智慧在网络中的形成机制、网络资源共享的心理动因、网络经济行为的数学模型、网络搜索关键词与人格表达、网络智能与人的智力发展等主题应该得到进一步关注。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网络群体行为心理测试和网络心理学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点赞(7)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