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网络发展心理学测试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网络发展心理学测试题答案,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网络发展心理学测试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心理健康测试20题目 有趣的心理学小测试
心理学上经常会有很多不同的测试,测试人的心理健康程度,下文我也给大家整理了几种有趣的心理健康小测试,赶快试一下吧!
心理健康测试:测试你的心理年龄是多少1、当上司的批评只有一半正确时:
■你会向他解释你的错误,并指出正确的一半
●你会低垂双眼,默默接受他的批评,等待事情过去
◆你任凭他批评你,以至于他确信他对你的批评是完全正确的
▲你立即写辞职报告
2、周围的人经常会羡慕你的:
■能言善辩
●耐心
◆果断
▲机灵
3、朋友聚会,由你来决定去哪一家餐馆,你选择:
■有驻场乐队的餐厅
●气氛安静的钢琴吧
◆有卡拉OK的餐厅
▲可以跳舞的餐厅
4、你的父母告诉你,他们将宣布一个重大的新闻:
■你睁大眼睛,表现得迫不及待
●你怀疑他们是故意表现出会有一个重大的新闻
◆你对他们将要宣布的新闻开始发问
5、你的配偶过来批评你:
■你要求他解释得更清楚一些:他的批评针对的是你的什么方面
●你非常恼火地离开房间
◆你也向他逐条列出他身上的问题
▲你对自己说,他这是闹着玩,并没有什么大事
6、你会经常用以下那个口头禅来断句:
■听我给你解释......
●我特别喜欢......
◆我理解......
▲我看......
7、在你的中,你对以下哪个方面特别敏感:
■一些甜言蜜语
●一些特别的情境
◆一些调情的抚摸
▲双方的情投意合
8、晚上你姐姐将她的小儿子托付你照顾:
■你一直陪他玩,直到睡觉
●你给他讲了个故事,然后给他唱摇篮曲
◆你和他一起看动画片
▲借此机会你教他学说俚语
9、你的朋友安排你和一个你崇拜的名人见面:
■你会准备一两个问题希望向他提问
●掐自己好几下,希望这不是梦
◆给几个朋友打电话,分享这个好消息
▲你觉得这事可能会泡汤
10、你的朋友刚刚被老婆抛弃:
■你告诉他不能任由事态发展
●你对他说,让时间去解决问题
◆你向他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试图缓解气氛,分散你朋友的注意力
心理年龄测试结果:
■最多:你处于35~40岁,理性的年龄
你已经成为自己命运之舟的船长。突出自己评判与分析的精神,你做出的推理通常夹杂感情成分以及对冲突反思的成分。
你偏爱给事务下定义,自己的计划一般会坚持到底。你在自己的周围营造起一个稳定环境,可以随时对你的愿望与需求做出回应。
另外,人际关系中,你看重真实性与可靠性,尝试扩展并加强人脉网络。你十分看重一个温暖安全的家庭,并从中吸取养分。以上这些都显示,你拥有实现自己愿望的能力。
●最多:你处于6~8岁,纯真的年龄
看来,那把通往童年花园的钥匙,你一直保留着没有把它丢掉。你经常被逗得大笑不止,眼泪都要笑出来。你十分需要生活在一种可以感染你的情感中。你试图寻找一个充满创造性和游戏感觉的世界,并充分表现你的存在。
由于不和你沟通的“大人的世界”给你束缚感,你会因此逃避。而童年世界给你提供了一片自由和纯真的天地,使你可以延续心中的梦想,你可能会努力去尝试多种经历。
但如果这些可能性不是根植于稳定的、建设性的基础上,你的愿望就会像蝴蝶一样飞来飞去,无法实现。
此外,你身上特有的自主性及创造性的奔放性格,会转变为冲动或者自私的任性。因此,你要珍惜自己的梦想,为自己创造一片稳定富饶的土壤,使它们得以茁壮成长。
◆最多:你处于16~18岁,叛逆的年龄
你还有一颗青春期的心,并且充满活力。你喜欢成为被众人包围的焦点,避免所有的争吵,在社会中拥有一席之地。你很喜欢在自己的地盘上张贴比较独特大胆的图画,以此彰显你不顺从的个性。为此,你会利用自己独特的个性进行抗争。面对挑衅者,你很希望挑战对方与自己的极限。你的一举一动都可以显现出你的个性是多么与众不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
对自由的寻觅在使你独立的同时,也会将你带到社会的边缘。这种情况下,叛逆和不羁成了主要方面,并妨碍你以积极的态度融入社会,也就是进入你自己的生活。请尝试坦率的交流,增强你的经历,加强个人自主性,但也不要忘记尊重其他人的个性。
▲最多:你处于50~60岁,智慧的年龄
对你而言,生活已经处于智慧的年龄阶段,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了。你希望尽量使自己放松,遇到事情,通常会退一步。在这个心理年龄,你热衷于灵修,认为命中注定属于自己的东西,没有必要去徒劳地寻找。从纷乱浮华的世界退出来,你更看重那些有着深厚交情的社会关系。
此外,你经常作为倾听者并给倾诉者出谋划策,给出比较深刻的建议,而他们都会非常信赖你。但要当心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总是面对其他人的疑虑和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可能会影响到你的生活态度,导致你放弃生活的希望。你可能会一点点地将自己包裹起来,与外界隔绝。因此,尽可能地发展你的智慧,但不要脱离社会,更多地去参与丰富的活动吧。
有趣的心理健康小测试当朋友带着一只狗来到你家时,你看到小狗会有哪种反应?
A.哇!好可爱
B.它洗过澡了没?
C.它会不会咬人?
D.借我玩一下!
心理健康测试结果:
A.哇!好可爱
你是非常讲义气的人,所以只要攻击你讲义气的这个点,要你付出,要你为他出头,你常常会因为这样子而被骗,而那些最容易跟你称兄道弟的人往往就喜欢欺骗你,譬如说现在你请这个常常出现在你身边朋友,帮你的忙,以后这个人他只要有一点困难,你会碍于不好意思,会用同样的方法去帮他,你就会有可能被这款的人骗。
B.它洗过澡了没?
你最容易被貌似忠良的人欺骗,譬如说你问他,我今天穿这件衣服好看吗?他会说你那么胖,要穿黑色的衣服看起来比较瘦,他讲的话虽然不是很好听,但你认为忠言逆耳,他讲的话是为了你好,你就会非常相信这种人,因为你觉得这样子的人是不说假话的,但其实他背地通通都在做假的事情,所以要特别特别的小心。
C.它会不会咬人?
你有一个缺点,就是你耳根子很软,看到别人有状况,你就马上想说,好吧,我赶快去帮你。所以你可能还没搞清楚状况的时候自己就会先陷入那个情况,要骗你的人只要装扮的很可怜然后尽量把自己身世说得更委屈一点,你可能就会赶快把钱拿出来,然后义务地帮对方两肋插刀了。在那些楚楚可怜的人眼里看来,你是最好骗的人。
D.借我玩一下!
老是讲话讨你欢心的人,这种人可能说出来的话不见得都是真实的,可你就是喜欢听那些话,你就容易被这样子的人欺骗,而且被骗的时候你还不知道该相信还是不要相信,所以被骗了你可能还在帮对方说话。在那些喜欢阿谀谄媚的人你需要多长个心眼,因为他们就是最容易骗你的人。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
大一学前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专科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个体心理发展2.知觉3.自传体记忆4.自我中心5.社会性游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3.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4.8个月以后的婴儿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开展交流活动,一种是----------,另一种是------------。5.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水平分为------、----------、-----------6.学前儿童的----------是学前儿童音乐表现能力、欣赏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7.随着年龄的递增,儿童的社会性游戏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从---------到平行游戏,从平行游戏再到--------------,最后发展到------。8.儿童的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和---------。
9.华生强调-----------对塑造儿童行为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发展为---------,强调对____。10.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决定的时间表。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2.简述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3.简述依恋的特征。四、论述题(16分)试述母亲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及如何做好优生。
五、案例分析题(20分)材料:她易于察觉别人不易察觉的事情。在实验中,两根铁丝本应是等长的,但实际上有极细微的差异。
先后参加实验的10个同龄小朋友,只有她一人注意到这个差异。她不喜欢说话,喜欢一个人玩。
有时其他小朋友凑过来玩,她也不说话,只是厌烦地把他们推开,更不易与陌生人接触。她情绪不易外露,受到表扬时,也没有什么表示。
在幼儿园里遇到不高兴的事,可以毫无表情,但回家后对着妈妈哭。她上课时很安静,总是一个姿势坐着。
吃饭时,不管饭菜多么好,从不见她大口吃。午睡时,她总是把衣服一件件叠好放在椅子上。
如果椅子稍歪一点,她要把它放正,还要看上几眼,然后才躺下。起床时,穿衣动作也很慢。
根据材料描述请指出孩子的气质类型,并谈谈如何根据此类气质进行教育。
大一学前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专科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个体心理发展2.知觉
3.自传体记忆4.自我中心5.社会性游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2.---------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3.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4.8个月以后的婴儿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开展交流活动,一种是----------,另一种是------------。
5.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水平分为------、----------、-----------
6.学前儿童的----------是学前儿童音乐表现能力、欣赏能力的基础和前提。7.随着年龄的递增,儿童的社会性游戏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从---------到平行游戏,从平行游戏再到--------------,最后发展到------。
8.儿童的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和---------。9.华生强调-----------对塑造儿童行为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发展为---------,强调对____。
10.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决定的时间表。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2.简述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3.简述依恋的特征。四、论述题(16分)
试述母亲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及如何做好优生。五、案例分析题(20分)
材料:她易于察觉别人不易察觉的事情。在实验中,两根铁丝本应是等长的,但实际上有极细微的差异。先后参加实验的10个同龄小朋友,只有她一人注意到这个差异。
她不喜欢说话,喜欢一个人玩。有时其他小朋友凑过来玩,她也不说话,只是厌烦地把他们推开,更不易与陌生人接触。
她情绪不易外露,受到表扬时,也没有什么表示。在幼儿园里遇到不高兴的事,可以毫无表情,但回家后对着妈妈哭。
她上课时很安静,总是一个姿势坐着。吃饭时,不管饭菜多么好,从不见她大口吃。午睡时,她总是把衣服一件件叠好放在椅子上。如果椅子稍歪一点,她要把它放正,还要看上几眼,然后才躺下。起床时,穿衣动作也很慢。
根据材料描述请指出孩子的气质类型,并谈谈如何根据此类气质进行教育。
心理学期末考核
信度效度测验的标准化人格具有四个基本特性,它们是人格的稳定性、整体性、独特性和社会性。
①与需要相对应,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②根据动机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动机分为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③根据动机的起源,可将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④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远近的关系,可将动机划分为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期待价值理论动机的归因理论自我功效论成就耳目理论阐述现代特质理论1.首要特质所谓首要特质(cardinaltrait),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小说或戏剧的中心人物,往往被作者以夸张的笔法,特别突显其首要特质。
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2.中心特质所谓中心特质(centraltrait),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中心特质。
如林黛玉的清高、聪明、孤僻、抑郁、敏感等,都属于中心特质。3.次要特质所谓次要特质(secondarytrait),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境下才表现出来。
如有些人虽然喜欢高谈阔论,但在陌生人面前则沉默寡言。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论雷蒙德.卡特尔对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
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这16种人格特质是:乐群性、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卡特尔认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具备这16种特质,只是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现有程度上的差异。三、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人格五因素模式,被称为“大五人格”。
这五种人格特质是:情绪稳定性: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外向性: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开放性: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智能随和性: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谨慎性:胜任、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四、艾森克的人格三因素模型艾森克(Eysenck,1947--1967)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threefactormodel)。这三个因素是:①外倾性(extraversion):它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②神经质(neurotici***):它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③精神质(psychotici***),它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艾森克依据这一模型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简称EPQ,1986)。
试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着问题的解决?(1)问题解决的策略;策略不同,问题解决的效率不同。(2)已有知识的数量和组织方式等;如专家和新手解决问题的效率差异。
(3)知识表征的方式;可能影响问题的解决。(4)心理定势;影响有积极也有消极的。
(5)功能固着;(6)动机;动机强度不同,影响大小也不同。(7)情绪;(8)人际关系;团体协助会使问题得以迅速解决,反之,则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学过之后,你对“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有什么新的认识?答:从探究事物的关系上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和描述研究。从操作和控制变量的程度上看,心理学研究方法分为真实验法、准实验法和非实验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很多种,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一、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有系统地观察记录并分析人的行为,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运用观察法时,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方式:1.参与观察者:观察者是被观察者活动中的一个成员。2.非参与观察者: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原则上是不使被观察者发现自己的活动被他人观察,否则就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观察法是对被观察者行为的直接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这些收集到的资料必须具有准确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观察者的主观臆测与偏颇是观察法使用的关键。观察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和记录人在活动中表现的心理特点,以利科学地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
观察法的优点是保持被观察对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观察法的缺点是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消极等待被观察者的某些行为表现,是一种较缓慢的进程。
二、实验法实验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最广泛,也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使被试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
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三项变量:1.自变量:实验者安排的刺***境或实验情境。2.因变量:实验者预定要观察、记录的变量,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
3.控制变量:实验变量之外的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实验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变量和因变。
教育心理学的考试题,复习题
总得说说是哪本教材吧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A)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题2分)1.20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B)A马斯洛B罗杰斯C布鲁纳D班杜拉2.教师经常变化每周小测验的时间,这属于(B)强化。A.定时距式B.变时距式C.定比率式D.变比率式3.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与避免失败者相比,追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D)。
A.比较难的任务B.非常难的任务C.非常容易的任务D.难度适中的任务4.从榜样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产生动作再现是观察学习的(C)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复制过程D动机过程5.学习形成两个或多个的***与反应的联结,即形成一系列的***与反应的联结是(A)A连锁学习B信号学习C辨别学习D概念学习6.由海德提出,并由韦纳进行系统探讨的动机理论是(A)A归因理论B强化理论C自我实现理论D成就动机理论7.在学习迁移的经典理论中,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理论是(B)A共同要素说B形式训练说C概括化理论D关系转换说8.下列哪种情形不利于顿悟(D)A一段时间的大量准备B一定时期的放弃C不同的环境D功能固着9.“最近发展区”和“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是(C)学派所倡导的A精神分析论B行为学习论C社会文化历史论D认知发展论10.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D)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11.如果看到他人的成功和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倾向的强化属于(C)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C替代强化D以上答案都不对12.掌握了哺乳动物概念之后再学习鲸鱼概念,这种学习属于(C)A、上位学习B、并列结合学习C、下位学习D、组合学习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多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题3分)1.根据斯金纳的观点,属于操作性行为的是(BD)A、望梅止渴B、海豚顶球C、谈虎色变D、鹦鹉算题2.属于奥苏贝尔命题学习形式的是(BD)A、三角形英语单词学习B、三角形面积公式学习C、三角形定义学习D、直角三角形勾股弦定理学习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1.如何利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帮助学生习得一个新行为?【答题提示】先回答根据斯金纳的行为塑造理论,将新行为分解为一系列的小步子,采用连续逼近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新行为。
再具体说明行为塑造的五个步骤:终点行为,起点行为,步调划分,确定强化物,即时反馈。还可以具体说出顺向连锁和逆向连锁的技术。
最好能够举例加以说明。2.如何帮助学生克服习得性无助感。
【答题提示】先回答什么是习得性无助感。然后分析其原因,如持能力实体观、能力归因倾向、自我效能感低、成功体验缺乏以及错误利用先前的失败经验。
再根据这些原因采用相应的错误,如制定适合的目标,予以学习指导,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转变学生对先前失败的错误的利用;转变能力观和归因方式;给以积极的反馈、评价和鼓励;提供替代的成功榜样等。四、综合题(30分)1.试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心理学理论基础。
【答题提示】可以分项分析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理论基础。自主学习的理路基础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自我调节学习(元认知)等,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有人本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维果斯基理论等。
探究学习的理论基础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尤其是皮亚杰、个人建构主义)、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B)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题2分)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经典代表人物是(D)A布鲁纳B奥苏伯尔C加涅D皮亚杰2.奥苏伯尔用来解释有意义学习过程的是(C)A强化说B试误说C同化论D发现说3.下列哪项属于元认知监控的实例(C)A学生在考试之后能准确的预测自己的分数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C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D利用复述策略记忆4.当学生安静下来时就允许他离开禁闭室,这属于(B)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5.回答“心理学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主要运用的是(A)知识。A陈述性B程序性C策略性D常识性5.根据奥苏贝尔对命题学习的分类,已经学习了“挂国旗是爱国行动”,再学习“保护能源是爱国行动”,这两者之间构成的是(B)。
A派生类属学习B相关类属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6.最近发展区是指(D)。A心理发展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最小可能水平B近期个体心理发展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C个体不依赖外界帮助,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D在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7.“举一反三”从迁移的观点看,它属于(B)。
A顺向负迁移B顺向正迁移C逆向负迁移D斯金纳8.按照加涅的累积学习。
教师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第一卷)一、单选题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A.六三制B.双轨制C.分支型D.五四制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1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C.怀特海D.克伯屈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D.要看情况而定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20.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下载地址ggdoc/shitixiazai/1983。
急寻历年来江苏省小学教师心理学,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isud/down?cat_id=13&class_id=50『教师职称考试』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06年9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在特定的人类物质文化生活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0推荐程度:『教师职称考试』自考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研。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0推荐程度:『教师职称考试』2006年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一,选择题:1,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化程度是()A,前后一样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没有规律2,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0推荐程度:『教师职称考试』《教育学》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著名教育思想家柏拉图的国。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0推荐程度:『教师职称考试』《公共教育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学校教育产生于_______.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大教学论》的作者为_______。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0推荐程度:『教师职称考试』教育学试题·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从下列各题中选出1-4个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30分)1,教师的职业特点有:A,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B,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0推荐程度:『教师职称考试』教育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A.教育规。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0推荐程度:『教师职称考试』公共教育学试题库·一,填空1,教育学是研究()和(),揭示()的一门科学.2,()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3,古罗马教育家()的名著().该书集希腊罗马教育思想和。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0推荐程度:『教师职称考试』教育学试题·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5分)1.1939年苏联出版了凯洛夫主编的_________,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创立.2.教育的本质规定了。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0推荐程度:『教师职称考试』教育法律法规知识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1986年7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是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3,中华人。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0推荐程度:『教师职称考试』幼儿教育法规与政策概论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国家实行,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2,《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周岁的公民.3,《中国儿童发展纲。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0推荐程度:『教师职称考试』教育法规试题及答案·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0推荐程度:『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复习指导: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复习指导:教育心理学的复习方法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293推荐程度:『心理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628推荐程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教育心理学》练习题(提示:这些不是模拟题,更不是复习范围,只是根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以及整理历年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而搜集的一些练习题,仅仅作为平时练习用,是一种辅助学习的手。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352推荐程度:『心理学』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期中测试试题·《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期中测试试题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
如何理解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小学儿童。
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软件下载:131推荐程度:『心理学』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2)·一,填空题:10分,每题02分1,人格差异有多种表现,其中最核心的是和差异.2,原理学习的两种。
网络心理学
网络心理学
网络心理学是一个新兴的网络名词。那么什么是网络心理学呢?下面就随我一起去阅读网络心理学,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一、网络:作为心理与行为存在的“第三空间”
工具的使用对于人类进化的作用从来都是哲学家和进化研究者们在探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时最重要的主题。互联网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复杂前景最广阔的工具,它因而远远超越了作为人类工具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全面改变了个人的行为方式,而且深刻改变了人际互动和群体行为的组织方式。
互联网全面超越了人类传统的工具,表现在其共享性、智能性和渗透性。互联网的本质作用体现在个人思想和群体智慧的交流与共享;互联网对人类行为效能影响的根本基础在于其智能属性,它能部分替代人类完成甚为复杂的信息加工功能;互联网对人类行为之所以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在于其发挥作用的方式能够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无所不在地渗透。
法国当代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在其名著《技术与时间》中,从技术进化论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假说:“在物理学的无机物和生物学的有机物之间有第三类存在者,即属于技术物体一类的有机化的无机物。这些有机化的无机物贯穿着特有的动力,它既和物理动力相关又和生物动力相关,但不能被归结为二者的‘总和’或‘产物’。”。在我们看来,互联网正是这样一种“第三类存在者”。互联网首先依存于计算机和网络硬件,但是其支撑控制软件与信息内容的生成和运作又构成自成一体的系统,有其自身的动力演化机制。所谓的“网络空间”,就是介于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之间的“第三空间”。
心理学深入互联网,正是要探索这个第三空间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存在方式和演变规律。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迅猛发展,网络心理学正处在迅速的孕育和形成过程中,并且必将成为心理科学发展的一个创意无限的重要领域。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网络空间从文本环境转变为多媒体环境,从人机互动转变为社会互动,使它成为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在第三空间这个新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中,一定会衍生出反映人类行为方式和内心经验的新的规律,包括相关的生理反应、行为表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手机、平板电脑等个人终端和网络覆盖的普及带来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便利性,人们在深层的心理层面上很容易将网络空间看做是自己思想与人格的延伸。伴随着网络互动产生的放大效应,人们甚至会感到自己的思想与他人的思想可以轻易相通,甚至可以混合重构为一体。个人思想之间的界线模糊了,融合智慧正在成为人类思想史上新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也正在改写人类的思想史。从人类众多生产生活领域中发生的人的行为模式的改变也将会是持续不断的。从人类行为规律的层面探索这种改变及其效果,这样的研究问题就像网络本身一样令人兴奋和充满挑战。
二、网络空间的心理特性:行为重构的基点
对个体的心理活动来说,网络空间的心理特性体现为基本的空间特性、时间特性、人际特性和自我特性,分别对应的就是网络空间的跨越性、非同步性、匿名性和去抑制性。从人的行为的属性来说,这四个特性也是网络与人的结合带来的人的行为的新属性,是在传统的环境和空间中所不具备的。这些新的特性是在网络环境下重新审视和分析人的行为结构的基点。
跨越性
网络跨越性体现在空间距离的跨越,空间距离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力在网络空间被大大减弱。便利的多媒体在网络中的传递可以让人们跨越地理空间上的阻隔、物理的障碍进行互动和连接,包括信息分享和交换、商品交易和情感联结。这样的便利性一方面扩展了个体的生活广度,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之前不太可能获得的商品、信息或者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也改变着个体对自身与世界关系的定位,可以随时随地处理工作和生活相关事务让自我知觉的影响范围更大。因此,跨越性一方面使得个体不再局限于物理空间的分割,带来了极大的生活便利,另一方面也无形中扩大了个体的心理空间和行为范围。
非同步性
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和互动,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但是网络的一大特性正是提供非同步性的交流沟通,通过邮件、论坛、个人主页、博客甚至即时通讯工具来实现。非同步性交流虽然部分不够及时,但是却为个体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和控制性。个体可以基于这一特性,随时终止或者开始沟通;同时,也给了个体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选择回应的方式,而不必担心可能因慌乱而出错,带来人际损害;非同步性允许个体同一时间内开展多重社交,在沟通中感受到更多的可控性和自主性。更重要的是,非同步性以网络存储技术作为基础,能以多种形式的大数据形成巨量的群体智慧。个体在心理上可以随时面对群体智慧的存在,提取信息或者贡献自己的创造。非同步性使得个体与人类智慧活动的关系得以改变,对于人类智慧的进化发展和文明活动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匿名性
匿名性是指个体在网络空间里可以隐匿自己的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和身份信息、外貌特征甚至人格倾向,体现了人际互动的一种新的行为方式特点。个体在网络空间中可以随意变换自己的个人特征,也可以控制何时及多大程度上表露自己的人格信息。网络的匿名性对于处于自我认同发展期的青少年尤其具有吸引力,使青少年能够利用网络来进行自我认同实验,有助于其自我认同的探索和获得。同时,这样的特性对于那些在现实中因外在特征受到限制的人可以有选择性地呈现,从而促进关系的建立。
去抑制性
根据Zimbardo的研究,抑制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受自我意识、对社会影响的察觉和对公众看法的担心所约束的行为。根据这个定义,去抑制可以被描述为这些因素的缺乏;或从相反的角度,去抑制可以被视为公共意识的减弱,这将导致降低对他人看法的关注。而网络环境中的匿名技术和行为方式就会带来“去抑制效应”。这种特性的影响可能表现为两种方向:一是人们可能会利用它表现令人不快的举动或情绪,通常是辱骂他人或者实施网络欺负等行为;另一种情况是它可能让人们诚实而开放地面对某些个人问题,而这些问题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是无法讨论的。由于去抑制性的影响,个体在网络中就可能发表一些较为奇怪和独特的言论、呈现出比较标新立异的装扮、分享独特见解或者经历,甚至分享自己的生活等。这种网络上的“晒”和“秀”的展示性已经成为网络行为的一个特点。
网络空间的上述四种心理特性,可以用作描述网络行为的基本维度。当一个行为置于这个属性体系之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网络中行为的特点和差异,更深入地理解网络中行为的相互联系。
三、网络心理与行为研究的类型:行为研究体系的重构
Gosling和Mason将心理学中的互联网研究分为三类:(1)转换性研究,指将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应用到互联网上,如在线调查;(2)现象性研究,指由网络激发的行为或者基于网络的行为,如网络欺负;(3)新兴类研究,指使用新的方法来研究已有的主题,如谣言。这种分类可以清晰地看到互联网对心理学研究的价值,特别是方法价值。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待互联网与心理学研究的关系,可以将网络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种类型:基于网络的研究、源于网络的研究和融于网络的研究。这种分类其实是以互联网为依据对人的行为范畴的一种重构。“基于网络的研究”是指将网络作为研究人心理和行为的工具和方法,作为收集数据和测试模型的平台,如进行网上调查、网络测评等。
“源于网络的研究”是指将网络看做是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因素,是依据传统心理学的视角考察网络使用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网络是人类行为演化过程中全新的影响因素,能够全方位地影响人的行为,从基本的语词加工机制再到群体智慧的无限可能性,网络正在改变着人类行为进化的进程。源于网络的研究正是要探讨这种网络改变行为的机制。
“融于网络的研究”是指将网络看作是一个能够寄存和展示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独立空间,来探讨网络空间中个人和群体的独特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以及网络内外心理与行为的相互作用,这类研究内容包括社交网站中的人际关系、体现网络自我表露风格的“网络人格”等。
以上这三类研究从不同的出发点和行为层面对网络和行为进行了重构。这样一个行为重构的研究体系,能有助于更系统深入地探讨行为在网络时代中的不同属性和特征。
四、发展中的网络心理学:行为重构的领域实践
网络心理学,是指对互联网使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心理学领域或心理学分支,从网络心理学诞生之初至如今的蓬勃发展,网络心理学对行为的界定和重构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
1984年,SherryTurkle出版了SecondLife:ComputersandtheHumanSpirit,可以算是首次系统提出对计算机技术和人类关系进行探讨的学术著作。此后,Elwork和Gutkin提出计算机时代的行为科学研究,一系列研究进一步探讨了相关的研究方法,研究领域也有所扩展,从教育心理、信息加工、到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领域,均有涉及。1985年,《ComputersinHumanBehavior》杂志创立,开始发表计算机、网络与人类行为相关的研究论文,这标志着学术界对网络心理学的重视和认可。
时至今日,已经有超过20种学术期刊发表网络心理与行为的.相关论文,年发表量数以千计,其影响力也在不断攀升。Yan和Zheng用个体生命发展阶段来比喻网络心理学的发展,认为目前的网络心理学正处于“青少年”阶段。其原因为:一方面,这一领域在过去的二十多年“儿童期”期间,已经发展出了基本知识和方法论基础,具备了从儿童期过渡到青少年的基本能力;但另一方面在智力上还没有完全成熟,还没有被广泛认可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在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在所有网络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中,有些研究主题格外受到了研究者和社会大众的关注,其中包括(1)网络成瘾、网络欺负等因为网络的迅速普及而出现的新型问题行为,由于其在年青一代中的发生率较高、可能存在独特的发生机制而引起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和临床工作者的关注;(2)网络社交、网络游戏、网络交易、网络色情等受欢迎的网络功能使用行为,由于其庞大的使用群体、巨大的市场收益和产业链条以及潜在的高危成瘾倾向,是目前网络使用行为中最受关注的行为,从其行为特点到对个体的影响,均有涉及;(3)网络情境下的教与学,不但使传统的教学互动得以扩展,并且发展出多种新型的在线学习方式,那么网络中的教与学的过程存在哪些独特的特征、如何最大化实现网络教与学的效果、哪些因素可能会促进学习等问题均引起了研究者和教学实践者的兴趣;(4)利用网络平台积极拓展现有的心理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包括如何将传统的心理咨询借助于网络平台使更多人受惠、如何将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的效果最大化等问题均成为研究热点。
国内网络心理学的研究起步较晚。2011年,我国首个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华中师范大学通过筹建论证。中国心理学会已经正式筹建“网络心理学分会”。目前,网络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成为了我国心理学研究的新的热点分支。
五、网络心理学的挑战与机遇
两方面的需要使得网络心理学研究充满了活力。一方面,已有的心理科学知识运用于网络环境时需要经过检验和改造,传统的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可以得到加强和改进;另一方面,人们的网络行为表现出一些不同于现实行为的新的现象,需要提出全新的心理学概念与理论来解释,形成新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网络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需要与传统心理学深度融合
网络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研究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网络心理学研究的一大挑战。一方面,诸多传统心理学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范式都可以移植到网络心理学的研究之中,为网络心理学提供大量的研究课题和方法基础。另一方面,这些传统的研究主题在网络中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意义。相应研究变量的测量以及对个体发展和适应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以网络欺负为例,传统欺负存在明显的以强凌弱的特点,欺负者与被欺负者都存在于特定物理空间,比较明确。而网络欺负与被欺负者之间的强弱关系变得更加模糊,而且被欺负者可能并不知道欺负者是谁,一个被欺负者甚至可以受到成百上千的人欺负。同时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广泛传播性,网络欺负的影响可以在短时间内对被欺负者及其家庭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不能简单地把传统的研究主题和变量移植到网络之中,研究变量的测量、数据的收集、变量的特点和影响后效、网络中相应变量的独特意义和价值都值得认真探索和思考。根据现有网络心理学的研究主题、文献和方法,对于网络心理研究与传统心理学研究的关系问题,以下几个方面可能需要深入探讨。
首先,网络心理变量是否具有独特的“网络”属性和特点。其次,网络心理变量与传统心理相应变量有何关系。再次,网络心理主题和变量的测量是否可靠可信。最后,网络心理变量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在传统的心理变量和研究主题之外,是否能够进一步挖掘和发现网络中独特的研究主题?
总之,应该在厘清网络心理主题和变量的核心内涵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出网络的独特魅力和潜在特点及其影响。
网络技术与行为主体的双重发展带来的行为复杂性和方法挑战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而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和群体作为行为主体也在成长中表现出变化和差异。互联网在全面地改变了当代人的生活的同时,也作为一种环境空间在塑造或改变年青一代的成长。从出生时就在网络环境中并伴随着个体的成长一直使用网络的群体被称为“数字土著”,而成长到某一个阶段才开始使用网络的群体被称为“数字移民”。不同群体在这样的环境中的行为塑造程度和模式也会随之不同。因此,探讨随着网络的改变,网络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改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网络本身的进化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影响。在网络没有如此普及之前,个体可能会在网络这种新的“虚拟”平台去建构一个不一样的自我,而且个体线上和线下的社交圈的重合度不大,这也为个体的网络身份和人格的探索和提升提供了便利。但随着网络普及率的逐年提升,线上与线下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对大部分个体而言,线上交往可能只是其线下交往的扩展和延伸,个体可能不再寻求在网络中再建立和塑造与线下不同的人格和身份认同。因此,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个体的自我呈现和人格表达具有线上线下的统一性。
网络对数字土著和数字移民的影响或许存在差异,对“60”后到“00后”不同年代的网民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是通过文化提供的工具实现的。不同朋辈受到各自年代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对于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工具的依赖和使用存在明显的差异。比如有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人们的网络社交圈子逐渐缩小,老年人社交网站上的朋友数量明显少于年轻人;同时老年人社交网站上绝大部分的人都是现实中的朋友,而年轻人社交网站中的朋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陌生人或者不那么熟悉的人。比较不同朋辈的网络使用的差异及其对他们发展和生活适应的影响是网络心理学领域一个亟待深入的主题。
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使用网络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一些早期(如十年前)的研究结论或许并不适合如今的研究状况,甚至可能与目前的研究结论截然相反。以社交网站的使用为例,早期的使用者可能用社交网站建立了很多新的人际关系,但总的来说,社交网站中的朋友并不算太多,个体并没有因为在社交网站中的投入而忽视线下的社会交往。因此,社交网站的使用可能降低了个体的孤独感,提升了其幸福感。但是随着社交网站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人使用社交网站可能变得比较被动,并因为线上的社会交往忽视了线下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而社交网站的使用可能会降低个体的幸福感。因此,对于早期的研究结论并不能盲目迷信,对于现在的研究结论是否能够推广到几年之后也应保持谨慎。这是网络心理学所面临的知识生命周期的一大挑战。而对于网络心理学领域的一些矛盾的结论,或许也可以从网络技术本身发展的角度给予分析和解释。
网络心理学发展面临研究伦理的挑战
心理学研究大多以人为被试,研究的伦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也有颇多争议。而网络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更是本领域研究的一大挑战。一方面,网络平台的环境和实验控制更低、参与者身份更难确认等问题,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难题。另一方面,网络空间逐渐成为维系国家和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设施,已成为陆地、海洋、天空、太空之外的第五维国家安全领域,针对网络空间的攻击、破坏、窃密、感知等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空间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在不影响网络网络文化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大规模的网络数据分析和研究也是网络心理学面临的伦理挑战。
与此同时,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下包括心理学在内的信息科学相关领域的热门词汇。正因为大数据与个体行为息息相关,这也使大数据发展到了与公民的隐私保护需求相抵触的阶段。在大数据与隐私的博弈中,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问题与经验而未雨绸缪,在大数据滥用成灾之前以权衡大数据发展与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有效监督与控制。作为科研工作者,虽然所得的数据仅用于研究,但是仅用于研究显然不是绿色通行证。网络大数据的庞杂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哪些数据可以开放和共享,哪些数据不能用于研究都需要有明确的规定和管理的办法。
信息和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心理研究机遇
互联网应用敏感地反映了新兴的技术手段的变化,同时也在不断地形成心理与行为新的表现形式。大数据和智能手机正在成为影响未来网络心理学研究的两大工具。大数据的存在,使得心理学对实体样本数据的依赖得以减轻,并能够更加客观地呈现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甚至可以从一个更高层面对已有结果进行提取和组织。而智能手机的传感功能能够侦探周围的环境(噪音,光线,周围的其他人员),记录下个体在线以及离线时的行为,提供及时的自动调节。这能够平衡网络大数据的偏差,并实现评价的流动性的期望。在个体行为的连续性和群体行为的大规模属性研究方面,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给心理学和整个社会科学带来了重大的机遇。
网络心理学的瓶颈与创新
纵观国内外,尤其是国内的网络心理研究,存在比较明显的瓶颈,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主题较为狭窄。在国际网络行为研究领域,FacebookPsychology几乎占据了网络心理学的“半壁江山”。对于国内来说,网络成瘾一直是网络心理领域最活跃、最多产的主题。对于这些领域的广泛关注部分说明了其本身的重要性和社会的关注程度,广泛深入的研究无可厚非,而且这两个领域仍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去拓展。但网络心理领域研究主题的多样性体现不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开拓。
其次,价值取向较为单一。大量研究者主要关注网络媒体对青少年发展的负面影响(如网络成瘾、网络欺负等),少有研究去探索网络的积极价值和意义。网络对人类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就有弊,有积极的影响就有消极的后效。研究者应该从更加客观的视角探索网络的两面性。
最后,网络心理学随着互联网和计算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但研究的更新节奏相对较慢,目前网络心理学的研究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这虽然受到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同时也对网络心理学的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心理学的研究者一方面要关注当下的网络热点话题和主题,还要留意未来几年可能会变得更加突出的主题或媒体平台,尽量实现“意识和技术的共同进化”。当然,一个更高的要求是网络心理学的研究者可以尽可能地从互联网的发展中抽取出一些不变或少变的元素,探讨这些元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互联网的本质作用体现在个体思想和群体智慧的交流与共享。互联网对人类行为效能影响的根本基础在于其智能属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都将得到巨大改造,网络将进一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和领域。这些方面,都是网络心理学创新性研究的基础,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集体智慧在网络中的形成机制、网络资源共享的心理动因、网络经济行为的数学模型、网络搜索关键词与人格表达、网络智能与人的智力发展等主题应该得到进一步关注。
;关于本次网络发展心理学测试和网络发展心理学测试题答案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