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脱离从众心理测试,以及怎么摆脱从众心理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心理健康知识测试题
在实践中,通过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为整理了心理健康知识测试题,希望你喜欢!
心理健康知识测试题篇1一、判断题(每题1分)
1、心理压力总是有害的。(B)
2、要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康,不能简单的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一个人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意味着这人就一定有心理疾病。(A)
3、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的人,都是有心理疾病的人。(B)
4、同样的不幸事件会因为个体的不同所引起的挫折感是不一样的。(A)
5、害羞经常是由不熟悉的人或情境因素引起的。(A)
6、酗酒也是一种心理障碍。(A)
7、听轻松的音乐,可以减轻心理上的压力,放松心情。(A)
8、动机水平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B)
9、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机体现有的平衡或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所及,
个体就会感受到压力。(A)
10、智力水平越高,心理水平越高。(B)
11、心理咨询师应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任意延长或缩短咨询时间。
(B)
12、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而且更应包括心理健康(A)
13、人的人格、智力、心理特质与态度、兴趣一样是随时变化的(B)
14、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交谈、协商、指导过程,帮助求询者达到自助的目的(A)
15、心理咨询等同于心理治疗(B)
16、心理卫生指的是以积极的、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的、正常的
情绪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和自然环境有良好的适应。
(A)
17、多给人以值得的赞美,能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A)
18、上网成瘾全称是“互联网成瘾综合症”,是一种心理障碍。(A)
19、心理健康就是一个人能够充分协调自己的知、情、行,使之达
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并能够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A)
20、人的性格是先天形成的。(B)
21、对人的第一印象形成后,很难再改变。(B)
22、自言自语是一种精神紧张的表现。(B)
23、当认知和情感不一致时,一般是认知将决定人的行为。(A)
24、对情绪的调节与控制不能等同于对情绪的抑制或压抑。(A)
25、高尚的幽默是精神的消毒剂,是极有助于个人适应的工具。(A)
26、没有疾病就是健康。(B)
27、人的心理现象千变万化,极其复杂无规律可循。(B)
28、长期的高焦虑会引起高血压,胃溃疡。(A)
29、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只有程度之分,并无严格界限。(A)
30、“学”主要指获取知识技能,“习”主要指巩固知识技能。(A)
二、单选题(每题2分)
1、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大部分心理问题来源于(D)
A.家庭内部B.社会环境
C.人际关系的处理D.自身的内部冲突
2、以下不利于睡眠的是(D)
A睡房较暗B.定时运动
C.每晚定时睡觉D.临睡前运动
3、妄自尊大并总是需要得到别人注意和赞美,这些特点是哪一种人格障碍类型的表现(A)
A自恋型B反社会型C偏执型D控制型
4、一个人总是反复检查是否锁了门或不停的洗手,这属于下面哪一种心理障碍(D)
A恐怖症B一般性焦虑障碍C抑郁症D强迫症
5、勤奋,懒惰,谦虚,骄傲,这些反映的是(C)特征.。
6、不是积极心态的作用的是(D)
A.内心的平静B.信心C.成功的意识D.浮躁
7、当你身边大多数人选择某种东西时,你常不自觉的做出相同的行
为,这一心理现象称作(C)
A刻板印象B社会吸引
C从众D服从
8、下列不是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的是(D)
A情绪稳定B情绪愉快C经常开心D喜乐无常
9、当你进入一个黑暗的房间时,开始感觉眼前一片漆黑,但过一段时间后,你便可以看见周围的一切,这叫什么心理现象(B)
A明适应B暗适应
C色弱D视觉后像
10、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出现情绪波动,或极度高兴或伤心流泪,这一情绪表现叫:(C)
A焦虑B恐惧C情感脆弱D情绪低落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表明了一个人意志品质的(D)。
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持性
12、“走极端、以偏概全、消极思维、敏感多疑、自卑心理、自罪自责、自我评价过低”主要描述是(A)
A.抑郁症B.自负C.躁狂症D.强迫症
13、焦虑主要属于(A)方面的问题。
A.情绪B.气质C.性格D.行为
14、下列陈述不能增强挫折承受力的是:(A)
A.避免类似情境B.总结经验教训
C.调节抱负水平D.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5、在下列影响人际关系相似性的因素中,对人际关系影响最大的是(D)
A.兴趣B.性格
C.知识水准D.价值观念
16、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C)
A.自我实现B.和谐人际关系
C.保持人格完整D.保持协调情绪
17、下列行为哪一项属于心理健康的范围(D)
A.见人都热情相待B.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C.经常努力工作D.经常保持乐观的心态
18、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为多少以上的记忆(B)
A几秒钟B一分钟C数分钟D数小时
19、人们遭遇不良情绪时,正确的处理方式为(D)
A.喝酒B.吃大量的东西
C.压抑负性的情绪D.和朋友倾诉
20、交往双方能否成为知己,关键在于各自能否(D)。
A改善交往情境B向对方施以恩惠
C增加交往频率D向对方作自我表露
三、简答题(每题4分)
1、什么是(IQ)和(EQ)?并简要说明
答:IQ;智商:它是衡量一个人智力发展水平高低的指标。EQ;情商:即情绪智商。和评价
2、什么是失眠
答:失眠是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睡眠质量令人不满意的状况,常表现为难以入眠,不能入睡,维持睡眠困难,过早或间歇性醒来而引致睡眠不足.
3、何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
答:(1).适当运用心理防御机制(2).正确看待挫折
(3).正确认识自己(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健康人格具体有哪些标准?
答:(1).和谐的人际关系(2).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4).正确的自我意识
(5).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四、问答题(每题7分)
1、怎样才能发挥自身的潜能?
答:(1).了解自己(2).学会思考
(3).有创意即付诸行动(4).积极争取高峰体验(5).不要力求完美如
2、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是什么?
答:(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知识测试题篇2
测试说明:对以下40道题,如果感到“常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1、平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心慌意乱,坐立不安。
2、上床后,怎么也睡不着,即使睡着也容易惊醒。
3、经常做恶梦,惊恐不安,早晨醒来就感到倦怠无力、焦虑烦躁。
4、经常早醒1~2小时,醒后很难再入睡。
6、读书看报甚至在课堂上也不能专心一致,往往自己也搞不清在想什么。
7、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便较长时间地沉默少言。
8、感到很多事情不称心,无端发火。
9、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总是很放不开,整日思索。
10、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自己的乐趣,郁郁寡欢。
11、老师讲概念,常常听不懂,有时懂得快忘得也快。
12、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迟疑再三。
13、经常与人争吵发火,过后又后悔不已。
14、经常追悔自己做过的事,有负疚感。
15、一遇到考试,即使有准备也紧张焦虑。
16、一遇挫折,便心灰意冷,丧失信心。
17、非常害怕失败,行动前总是提心吊胆,畏首畏尾。
34、经常怀疑自己发育不良。
35、一旦与异性交往就脸红心慌或想入非非。
36、对某个异性伙伴的每一个细微行为都很注意。
37、怀疑自己患了癌症等严重不治之症,反复看医书或去医院检查。
38、经常无端头痛,并依赖止痛或镇静药。
39、经常有离家出走或脱离集体的想法。
40、感到内心痛苦无法解脱,只能自伤或自杀。
I、心理测试
测试提示:根据你最近一周情绪状况,请在每道测试题后用A、B、
C、D标明符合你实际情况的备选结果。
选A:没有或很少有时间是这样
选B:少部分时间是这样
选C:相当多时间是这样
选D:绝大部分时间是这样
1、觉得比平常容易紧张和着急
2、无缘无故的觉得害怕
3、容易心烦意乱或感到惊恐
4、觉得可能将要发疯
5、觉得一切都很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
6、手脚发抖打颤
7、为头疼、颈疼和背疼而苦恼
8、感觉容易乏力和疲惫
9、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的坐着10、觉得心跳的很快
11、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
12、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
13、吸气呼气都感到很轻松
14、手脚麻木刺痛
15、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
16、尿频
17、手常常是干燥温暖的
18、脸红发热
19、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的好
20、做噩梦
18、感情脆弱,稍不顺心,就暗自流泪。
19、自己瞧不起自己,觉得别人总在嘲笑自己。
20、喜欢跟自己年幼或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一起玩或比赛。
21、感到没有人理解自己,烦闷时别人很难使自己高兴。
22、发现别人在窃窃私语,便怀疑是在背后议论自己。
23、对别人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常常表示怀疑,甚至嫉妒。
24、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别人要加害自己。
25、参加春游等集体活动时,总有孤独感。
26、害怕见陌生人,人多时说话就脸红。
27、在黑夜行走或独自在家有恐惧感。
28、一旦离开父母,心里就不踏实。
29、经常怀疑自己接触的东西不干净,反复洗手或换衣服,对清洁极端注意。
30、担心是否锁门和可能着火,反复检查,经常躺在床上又起来确认,或刚一出门又返回检查。
31、站在经常有人自杀的场所、悬崖边、大厦顶、阳台上,有摇摇晃晃要跳下去的感觉。
32、对他人的疾病非常敏感,经常打听,深怕自己也身患相同的病。
33、对特定的事物、交通工具(电车、公共汽车等)、尖状物及白色墙壁等稍微奇怪的东西有恐怖倾向。
心理健康知识测试题篇3
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下面有40道测试题,根据你近期的情况,请你认真回答,这里没有对和错之分,完全符合你的打√,完全不符合你的打×,有点符合的打△
测评方法:√得2分,△得1分,×得0分。
1.平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心慌意乱,坐立不安。()
2.上床后,怎么也睡不着,即使睡着也容易惊醒。()
3.经常做恶梦,惊恐不安,早晨醒来就感到倦怠无力、焦虑烦躁。()
4.经常早醒1-2小时,醒后很难再入睡。()
5.学习的压力常使自己感到非常烦躁,讨厌学习。()
6.读书看报甚至在课堂上也不能专心一致,往往自己也搞不清在想什么。()
7.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便较长时间地沉默少言。()
8.感到很多事情不称心,无端发火。()
9.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总是很放不开,整日思索。()
10.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自己的乐趣,郁郁寡欢。()
11.老师讲概念,常常听不懂,有时懂得快忘得也快。()
12.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迟疑再三。()
13.经常与人争吵发火,过后又后悔不已。()
14.经常追悔自己做过的事,有负疚感。()
15.一遇到考试,即使有准备也紧张焦虑。()
16.一遇挫折,便心灰意冷,丧失信心。()
17.非常害怕失败,行动前总是提心吊胆,畏首畏尾。()
18.感情脆弱,稍不顺心,就暗自流泪。()
19.自己瞧不起自己,觉得别人总在嘲笑自己。()
20.喜欢跟自己年幼或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一起玩或比赛。()
21.感到没有人理解自己,烦闷时别人很难使自己高兴。()
22.发现别人在窃窃私语,便怀疑是在背后议论自己。()
23.对别人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常常表示怀疑,甚至嫉妒。()
24.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别人要加害自己。()
25.参加春游等集体活动时,总有孤独感。()
26.害怕见陌生人,人多时说话就脸红。()
27.在黑夜行走或独自在家有恐惧感。()
28.一旦离开父母,心里就不踏实。()
29.经常怀疑自己接触的东西不干净,反复洗手或换衣服,对清洁极端注意。()
30.担心是否锁门和可能着火,反复检查,经常躺在床上又起来确认,或刚一出门又返回检查。()
31.站在经常有人自杀的场所、悬崖边、大厦顶、阳台上,有摇摇晃晃要跳下去的感觉。()
32.对他人的疾病非常敏感,经常打听,深怕自己也身患相同的病。()
33.对特定的事物、交通工具(电车、公共汽车等)、尖状物及白色墙壁等稍微奇怪的东西有恐怖倾向。()
34.经常怀疑自己发育不良。()
35.一旦与异性交往就脸红心慌或想入非非。()
36.对某个异性伙伴的每一个细微行为都很注意。()
37.怀疑自己患了癌症等严重不治之症,反复看医书或去医院检查。()
38.经常无端头痛,并依赖止痛或镇静药。()
39.经常有离家出走或脱离集体的想法。()
40.感到内心痛苦无法解脱,只能自伤或自杀。()
评价参考:
1)0-8分。心理非常健康,请你放心。
2)9-16分。大致还属于健康的范围,但应有所注意,也可以找老师或同学聊聊。3)17-30分。你在心理方面有了一些障碍,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调适,或找心理辅导老师帮助你。
4)31-40分。黄牌警告,有可能患了某些心理疾病,应找专门的心理医生进行检查治疗。
5)41分以上。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应及时找专门的心理医生治疗。
心理测试-颜色与性格:你是什么颜色的人
测试
开始
﹀
﹀
﹀
喜欢红色的人大多外向乐观、自信勇敢。
红色性格的人,喜欢成为别人关注的中心。事实上很多人也会被其传递的活力和兴奋吸引。
最爱红色的人雄心勃勃,充满竞争力,喜欢做第一,不屑于第二,你坚持:要么不做,要做就要最好。
乐天、开朗、有趣,你身边总不缺朋友围绕。
黄色性格的人富有想法、充满创意,通常这些想法需要别人来帮助实施。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和别人都十分挑剔。
不间断地分析一切,思维很系统,渴望日常生活都能按照一定逻辑有序进行。
骨子里长出来的独立,在选择交往的朋友方面十分谨慎,宁愿跟几个脾性相投的好友组成小团体而不愿参加大的社交性的活动或聚会。
蓝色性格的人保守、可靠、值得信赖。尽管一开始你会心存戒心,但是一旦认定了某个人之后,你就会特别信任这个人。同时,你也迫切渴望被信赖。
非冲动型人格,说话做事以前一般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喜欢慢慢地按照自己的步调完成所有的事情,也会腾出时间消化以及和别人分享你的感觉。
真诚坦率,会认真担负起你的责任。自信且自制,但是不自觉会隐藏起自己脆弱的一面。
你会有些刻板。喜欢坚持自己熟悉的事情,很难把从你的轨道上拽下来。尽管可能有更好的方式,但你却会固执地以自己的方式行事。
尽管你不喜欢生活中出现冲突、争执或是其它不和谐的音符,但是你时常莫名其妙就成为与别人冲突的根源。你有很强的控制欲,但往往表露得不留痕迹。
你对别人的需要非常的敏感,特别关心你朋友圈里亲近的朋友。尽管你很亲切随和,却不喜欢泛泛之交,更喜欢亲密的朋友陪伴。
正因为你亲切随和的性格,往往会在朋友中扮演“消防员”的角色,你总是把朋友的需要放在首位,忙着帮别人灭火而忽略了自己,从今天起先学着爱自己。
绿色性格的人务实、接地气、喜欢自然。
善良大方、关心别人、富有同情心,但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不要忽略自己的需要,注意量力而行。
理解力强,能很快理解新的概念;求知欲强,好学。
在面临危机时有绿色性格的人在身边是很好的,因为绿色性格的人总能保持冷静,掌控局面。
喜欢紫色的你充满创意、个性十足,从穿衣打扮到家庭装饰,你拒绝墨守成规,坚持不走寻常路。
紫色性格的人总是用你的创造性思维和你积极面对困境的能力去激励别人。
理想主义者,有时甚至会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梦想自己未来生活在一个完全脱离丑陋的完美世界。不理解你的人会觉得你古怪,因为你花太多时间沉浸在理想的世界里。
对人十分慷慨,不求回报,除了在友谊方面,付出了真正的友情,也总希望被朋友真心以待。
有时候你形迹诡秘,喜欢遮遮掩掩,即使十分亲密的朋友也不见得多了解你。
不喜欢承担责任,甚至处理起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有点捉襟见肘。
讨厌从众,渴望别人会因为你的个性关注到。不喜欢模仿别人,也讨厌被别人模仿。
内心极其渴望情感方面的安全感,渴望在你生活的各个领域创造完美和秩序。
同时渴望发起和参与人道主义项目,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声望和权力对黑色性格的人有着特殊的诱惑力。
特别独立、意志坚定,喜欢能掌控自己和局面。
喜欢黑色的人表面看起来有点吓人,即使和您亲近的朋友和同事在一起,你也会表现出盛气凌人、百般挑剔的独裁者架势。
很少情绪化,总表现出冷静克制,在别人看来你是个高贵讲究的人,并且总能很好把控自己。
喜欢和别人保持安全距离,在自己和别人之间建起一座坚不可摧的屏障,借以捍卫自己的感情。
你对洁净和卫生有着极高的标准,也希望周围的人能坚持你的高标准。
骨子里积极乐观,又很有远见。同时小心谨慎、聪明睿智。
做事情三思而行,典型的非冲动型性格,自控力超好。
对自己和周围的人都十分挑剔,但也总尽力做到不偏。
典型的自给自足,同时内心住着一个孤独的灵魂,不想也不需要从任何人那里获得帮助。也正因为如此,你可能会经历很长一段孤独时光。
总试图掩饰自己的缺点不让别人发现,以在别人心中留下完美的印象。
对白色性格的人而言,最大的挑战可能就是心胸开阔、思维灵活以及想别人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
内心最大的需求是在生活中创造简约美,保持独立,不依靠任何人。
身边小伙伴亲测神准,吐槽下你的颜色准不准?
怎么摆脱从众心理
有位哲人说的好,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要克服从众心理,只有吃个亏,跌个跟斗,用实实在在的教训惩罚自己,才能晓明利害。我有一个深刻的事例与吃瓜群众分享。上世纪8o年代,我从事井下掘进工作,定额调低,收入下降,七八个年青人一合计,考上勒,交上考勤本,领了个人的矿灯,就乘着夜色,到矿外湖边逮蛤蟆去了,直接在野外扒皮光要腿。找到一就近哥们的家,直接就连炒加炸上了。然后,一块到区队装逼。回到宿舍,有的买酒,有的买菜,就学桃园八结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晚上上班,全部停止工作做检查,第二天,就有人检查的好,上班了,最后就剩下我自己了。他们的检查都是我代写的。怎么会我通不过呢?我百思不知其解。我找到一直停我职的领导,告诉他我要上告,他一看我来硬的,就恢复了我的工作。我抓住的道理是,我们年青,是不对,但是你们管理无方,导致我们工作没法干。大不了,你把我交给上级除理,他害怕了。人人都有软肋,作为群体动物的人们,自意为法不责众,团结起来就是力量。逐不知,黄雀在后,秋后算账。在写作业时,我学到列宁语录:青年人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辨证法告诉我们。没有永远的正确,也没有永远的错误,在历史的天空中,一切的一切,连束光都不是,连粒尘埃都不算。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才能少走弯路。但是,他的前提是,必须有充分的知识积累。没有积累,一切无从谈起。
难啊,我有过这样一次经历,那时是买股票认购证,说好去买10张,要300元,这点钱在当时也是很大一笔了,中午在厂里吃饭的时候碰到了同事,他跟我讲,说这认购证不要买,银行里职工都不买的,回家后想想还是去买吧,今天最后一天了,到了银行时里面一个顾客都没有,好几个银行员工看着我,当时心里确实有的莫名其妙的,好像傻子一样来送钱的,我于是退了出来,心里想,大家都不买,难道我最聪明吗,老婆在旁边也不说话,这更坚定了我不买的想法,毕竟三百元,在大概92年的时候,这钱还是真的值钱的。回家不久我的同学跟我说,现在的认购证已经是四百元一张,啊!,我是彻底不买了,第二天一早,已经是二千元一张了,后来就不想说了,大概到过一万元一张,嗨,买了,我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后来四百元一张也坚决买,我就不会步步错了,说这事,是想让大家记住,这世上的事,就是这么奇怪,这跟现在的股票一样,大家都要的,大家都疯了,大家都一致看到一万点时,哈哈哈哈,我建议你赶快溜出来,出去玩,世界各地随便看看,等待鸡毛一地时,回来捡便宜。
题主,您好,我是“清风说心理”,我来回答一下您提出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从众心理的概念。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在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个体的行为会受到群体行为和舆论的影响。
其次,从众心理具有普遍性。
以从众心理为研究主题的多个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而绝大多数参加实验的被试,在实验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从众行为。
离开实验室,回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有很多有趣的从众行为。做出这些从众行为的人有可能是主动发出的,也有可能是下意识地被卷入进去的。
总之,从众心理具有很强的群众基础,在人群中是具有普遍性的。
再次,从众对个体的生存发展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人是群居动物。一个人如果脱离了人群达到一定的时间,不仅会产生很强烈的孤独感,在特殊的情况之下,生存的概率会大幅降低,发展更加无从谈起。而在人群之中,因为受到群体作用的影响,个体的适应能力和生存概率都会大幅提高。
明天就是高考了,我就举与高考相关的例子来说一说。
2008年,19岁男孩徐某某在高考答卷上写满批判教育制度的独立宣言,换来一张0分考卷,一夜之间蹿红网络。往后10年,只有高中学历的他,求职屡屡受挫,只能流落四方,做各种苦工,组装广告箱、造井盖、包装产品,吃尽苦头。10年后,徐某某承认当初年少无知。已是两个孩子爸爸的他,边工作边备考,竭尽全力重返校园。2018年,29岁的他如愿被一所大专院校录取。
高考是青少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也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非常重要的途径。我们绝大多数青少年和家长都顺应了国家的这项考试制度,努力学习,力争考上好的大学。您可能想不到这是从众心理的表现,但确实是从众心理,而且我们还从众获得了巨大的好处,我们的国家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徐某某当时年龄小,对高考的功能以及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没有明确的定位和清醒的认识,做出了任性的行为,导致自己多付出了十年的光阴。好在他在痛定思痛后,又重新返回课堂、重新参加高考,进而使人生又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在我们生活中,有一些从众心理是有益的,是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
最后,在面对引起我们不适的从众心理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有能让我们产生正向感受的从众心理,也有能让我们产生负向感受的从众心理,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虽说如此,在面对后者时,我们的心理上还是会有不适感,甚至会责备自己,谴责自己。
那么,对于这样的从众心理,我们又该如何做呢?我的建议有以下四条:
一是丰富自己对从众心理的认知。这可以通过阅读获得,可以通过实践获得。见多识广了,了解得多了,自然就能看清现象从众心理的本质,更不会轻易地被忽悠了。
二是三思而后行。在我们身边,每天都会发生一些我们并不是很了解的事情,而传播这些事情的人,有可能有极强的鼓动能力。此时,咱们的头脑一定要冷静,不要跟风,更不要轻易下决定。
三是凡事多和家人、朋友商量。家人和朋友是我们的依靠,凡事多和他们商量,就等于给自己多长了一些眼睛,多了一些出谋划策的大脑。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并帮你理清从众心理对你的影响,也能更多地帮助你规避掉一些风险。
四是坦然接受由于从众而产生的消极后果。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可能不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万一由于自己没有辨识好,真的在从众中有了一些损失,那也请坦然接受。这也算是自己交的学费,在未来的生活中,吃一堑长一智,注意回避就好了。
从众心理普遍的社会现象,咱们对它们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相信题主您也能做到。明天是端午节了,祝您节日快乐。
说起从众心理,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随大溜”,没有自已的主见和看法,跟着大家人云亦云。有书君认为这种从众心理是很正常的,因为人类属于群居动物,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的这种情况出现。
这样对个人来说通常是安全的,正所谓法不责众!
但从另一方面讲,这也是一种偷懒、不作为的行为,对于锻炼自已的思考能力,以及建立独特的价值观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
特别是时间一长,就会慢慢习惯用这种方式来处理问题,而当需要独面问题时,就会导致茫然和无所适用的情况。
那么如何做才能摆脱这种状态呢?有书君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
任何独特的见解都来源于丰富的知识储备,没有人是天生就什么懂的。
特别是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如果跟不上时代的进步,自然很多东西都不懂,即使想摆脱从众心理,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更容易判断事情的是非曲直,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二、培养自己独立、深度思考的能力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事实上,多数人是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甚至做事根本就不经过大脑。就像哲学家罗素说的那样:“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
而我们要锻炼的就是看待任何事物或者处理任何问题,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真相往往被隐藏在表象之下,而大众的眼睛大多数只能看见表面,真正的问题都隐藏在冰山之下。
多用两面性去看待问题,当你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深度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得出更加精辟的见解。
综上所述,从众心理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能够让人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没必要过于焦虑。而要在共性的基础上谈个性,凡事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提升,才能在那些未知情境中,做出合适合理的决定。
从众心理,是在群体压力下表现出来的个人行为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的行为或态度。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是从众心理最好的写照,个体、群体和情境被认为是影响从众心理的主要因素。
〔〕产生从众心理原因:
一,受周围人影响产生从众心理
①自己不确定的事情。
②很多人都做的事情。
二,受群体因素影响个人心理
①群体规模大凝聚力强。
②群体意见一致性等,导致从众行为。
三,情境因素导致从众心理
①信息的模糊性,权威人士的影响。
②在这两种情况下,易产生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的利与弊?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从众心理就是随大流思想,它积极一面为,有助于学习他人智慧和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等,在这种情况下来说,通常大多数人的意见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大多是盲目一概服从,从众行为是一种社会心理,有时若不入乡随俗,甚至就会寸步难行。
有的人也持否定态度,他的消极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没有主见墨守成规,往往产生从众心理的人与文化差异有关,从众的人多为智力低下,自信心不足,性格软弱,缺乏主见,易受暗示,他们都是自觉地一概服从和顺从,一旦混淆了选择标准和结果,错觉就会随之产生,他们认为只要别人做什么,只要跟着做就是对的,换言之,越多的人认为一个想法是正确的,其实这个想法往往是荒谬的,比如人都站在船的一边,那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有人说过,从众心理是仅次于股市泡沫和股市恐慌的恶魔。
怎样摆脱从众心理?
丛众心理是常见的社会普遍现象,它虽能规避风险给人带来的阵痛,但很难成就领袖人物,盲目的从众也是不健康心态,所以我们要积极发挥,从众思想的积极影响,避免从众的消极影响,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辨别是非能力,培养我们遇到事情和看待问题的能力,我们既要考虑多数人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自己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让我们认识从众的概念。从社会角度来说,一个社会需要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观和较为一致的行为方式,这样才有利于社会功能的执行和社会文化的延续。
首先要分清楚从众心理和盲目从众。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的心理。盲目从众是指不加思考跟随别人行动。
从众心理是人类社会非常普遍的现象。广泛存在于什么人类社会中,不能一味认为从众心理都是错的,都是负面的。大多数情况下,他是都社会有益的。是组织得以强大、社会得以和谐的重要前提。如果人们都没有从众心理,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会失去群体利益。
最极端的从众的例子是打仗,冲锋号一响,战士们会跟随指挥员前赴后继的往前冲,大家一起跟着前面的队伍跑才会形成强大的声势,也才能打胜仗。如果有人违背从众趋势,打了开小差的算盘,掉头往回跑,带来的后果很可能就是失败,所有人都会遭殃。
社会秩序也是靠从众来维持的。一个社会的道德、政策、法律法规、风俗习惯是大多数人认识的体现,维持这些规范常常靠人们的从众心理。如果有人不遵从大多数人的意识,就要遭到惩罚。这是国家安泰,社会和谐的关键。
所以,从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从众。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人们从飞机下来只要不是第一个走出来的人,几乎都不看指示牌,都是跟着前面走的自信的人走,如果前面人错了,所有跟随的人都会跟着错。大多数情况下,跟前边人走是不错的。但是也有个别情况,会出现麻烦。机场大,同时下飞机的架次多,有人转机,有人到达目的地,有人有托运行李,有人没有。如果是出国,还会有人不需要签证,有人要办落地签手续。如果不弄清楚,常常会发生错误。这种盲从就会误事。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盲目从众事件是“文化革命了”。以一人思考代替社会大众的众人思考,多数人进入盲目从众状态。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盲从的危害是巨大的。
如何克服自己的盲目从众心理呢:
第一,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人云亦云,不盲目崇拜,不唯书,不唯上,多些冷静思考,少些冲动。这些从学生时期就应该自我培养。
第二,要有批判精神,有怀疑的态度。凡事反复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谋定而后动。
第三,要经常性进行反向思维。就是你向西,我要思考,可不可以向东,哪个方向更好。
第四,加强学习,掌握更多知识。知识越多判断事情常常越准确,越不容易盲目从众。
第五,要进行自我思维定式的突破。我们有了很多知识,有了很多的方法,有了很多经验,有了很多思考问题的逻辑,这些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工具,可以使我们更快更好的得出结论。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这些东西有时是我们的思维局现。有时会让我们不假思索套用这些现成的东西,从而扭曲事实真相,带来我们认识的错误。尤其是在别人都这么想,别人都这么做的时候。
要摆脱从众心理,第一要知道什么是从众心理。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是指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通俗的理解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从众现象,比如自己去买东西,别人都说这个好,自己就觉得好,然后也去买;追赶流行潮流等。
第二,了解我们为什么会产生从众心理。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有三个:1.个人因素,跟性格、性别、文化等有关系,比如说一个性格软弱的人,更容易从众,女性相对来讲跟容易从众;强调群体文化的更容易让人从众;2.情境的影响。在比较模糊,很难有明确答案时人更容易从从众;有权威专业人士在场时,人们更容易从众,就是跟着权威跑了;3.群体因素,凝聚力越好、群体规模越大的情况下,个体更容易从众,如球迷群体闹事事件;
第三,从众的利与弊。从众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作用。在某些情况下,从众是有积极意义的,比如大家都学习雷锋,做好事,比如大家都识大体,顾大局,这些具有积极意义了;但是某些时候,从众具有消极意义,比如不栋脑筋的人云亦云,因为怕别人误解,而不敢坚持正确的观点等。
第四,如何避免不当的从众行为呢?1.分清是非。在做事情前,先分清是非对错,看从众是否是发自内心的,自己是否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果自己是对的,就要有自己的主见,坚持主见;2.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如果自己的知识量过大,思维水平够高,那么就更容易判断事情的是非曲直,更能有独立的判断;3.提高自己的自尊和自信水平。自信的人不容易从众,这就要求我们自己多看到自己的长处,都看到自己的优势,建立自信心;4.多参与一些有创造力的事情。
从众心理这与生活环境以及知识信息的来源息息相关。人是群居动物,在某些方面是需要必须保持一致才能够形成凝聚向心力,否则就是一盘散沙被其他动物各个击破。
从众心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必要的且重要的,这不但维系了人类能够跨越漫长的历史繁衍至今,同时也汇聚了丰富的知识架构和物质基础。如果人人都没有从众心理的话,这一切都不可能出现,那样的话起码就不会有代代相传的继承与发展。反而是互相之间的不信任和代代之间的叛逆。
摆脱从众心理是一种向未知探索与求取的一种境界,如果人人都从众的去做,那么就不会新旧理念上的交流与更替。如何才能摆脱从众心理,主要着重在三个层面。
首先,实事求是的原则。不管从众也罢,脱离也好,前提就必须务实眼前的现状,实事求是的去求取新的方向与见解,如果脱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那么就是白日梦与现实严重不否,这样的结果不但没有稳定的根基作为基础,同时还会使得自己在一败涂地之后被人耻笑。
其次,解放思想要循序渐进。一步步抽离那些束缚自己观念和思维的绳索,使得自己在一定情况下变得主动且灵活起来。做这一步就必须有着把自己从从众心理中逐渐的解放剥离开来,使得自己的既能务实的做事,还能不断的革新一些新的未知出来。
最后,冲破境界的禁锢。如果说解放思想是不断的抽丝剥茧的把自己进行蜕变,而冲破境界就是用锤头在必要的时候直接使得自己的境界上升一个层面。就如同一个气球被突然扎破,使得气球内的空气一下子与大自然的空气融汇到一起(甚至还可以比这更宽大)。只是这个冲破禁锢在我们思想认知和为人处世的时候很少出现罢了,只有在身临绝境的时候才可能产生这样的操作意识觉醒。
总之,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曾经我们的先人的思想与境界束缚在部族、风俗与种族上,后来逐渐的解放思想开始进行交流和打破桎梏进行大融合。但是我们今天依然面临这样的问题,不但是今天以至于将来都在这样的循环中煎熬。而今天我们虽然解放了思想,但是禁锢我们的境界依然压抑着。从小我到大公就是一种境界的禁锢,这个不是简单的解放思想就能做到的,解放思想是提供了我们所需的认知,突破境界则是让我们把认知化为现实的最后保障。
想要摆脱从众心理就要深刻的认识自我的状态,而不是毫无头绪的四处乱撞。从众是一种对秩序的认可,摆脱从众是那些不符合规律发展的一种革新行为,但必须建立在可靠的思想认知和逻辑理念基础上。
对于从众心理,经过这么多年的生活来看,确实真正摆脱掉从众心理还是比较困难的。
人是一种群居生物,往往离了群是得不到很好的发展的。在导师做的实验中,测试人群只有大约四分之一是没有受到从众心理控制的。
一般性从众对于生活是没有多大阻碍的,真正要杜绝的还是盲目性从众,骗子往往利用的都是人的从众心理而卖出劣质商品。真正杜绝从众心理有难度,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减小从众心理对你的影响。
第一,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俗话说就是博览群书,让能够让你产生从众心理的行为,你都对它们无动于衷。
第二,积极提升自己的群体地位,自己说出的话越有权威性,越不容易屈服于一些群体压力。
总之真正克服从众心理是非常困难的,你只需要做到让它对你认知的影响达到最小。
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很多研究人们从众心理的实验,实验的结果都显示,人们大多数都具有从众心理。这是为什么呢?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说,从众是有好处的。比如在远古时期,人类通常以群居的方式来抵御野兽的袭击,那些单打独斗的往往都生存不下去,人多力量大,这是在人类数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被编写在基因深处的。
再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来说,人处在社会中,会有归属感的需求,归属于某一个群体,如果特立独行,不从众,往往很难在一个群体中长期发展。
所以综合来说,人类进化的基因和人们的需求决定了大多数时候就需要从众,有这种从众心理也不是坏处,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带来好处。
那么,我想题主所问的这个问题的背后的含义,一定是当这种从众心理带来一定的弊端和困扰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摆脱这种从众心理。
打个比方,电视广告运用的就是人们的从众心理,还有各大电商平台层出不穷的“刷评论”的现象以及各类网红奶茶店门口的排队现象运用的也是人们的从众心理。一件产品一个人说好,你可能不会买,但是几百上千人都说好的时候,你可能就会不假思索地下单了吧。但是有时候你会发现,买回来的产品其实没有像广告中说得那么好。看广告买产品、看身边的人都买了我也买了、人家有我也得有等等之类的就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所在。
首先,面对一件未知的事物,要保持多学习、多了解的心态,对某件事物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尤其是涉及一些重要的选择,用利弊分析法,列出事件的优势和劣势,而不是依靠直觉及他人的意见,保持独立清醒的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
第二,俗话说恐惧源于未知,盲从也是源于未知,多读书,多吸收各方面的观点,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适时地离开群体一会儿,以保持自己的客观独立性;
第三,建立自己的处世原则及标准,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很多事情,有的会违背自己的价值观,如果你的价值观够清晰,什么事是最重要的,什么事坚决不可以做,那么在面对一个选择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答案,而不是随波逐流。比如,报销作假,你发现身边的同事都在做,但是你觉得这事就是不对的,那么利益的诱惑,从众的心理就不会轻易地影响你;
最后,面对有些非常规的路,合理地评估自己的风险,偶尔冒险,天也不会塌下来。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如果有更多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交流,谢谢!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