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青少年心理问题测试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2019年青少年心理健康测试题以及测试答案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jpg)
本文目录
中学生心理测试题(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唯我独尊心理、厌学心理、早恋问题、迷恋网络问题、追星问题、考试焦虑、情绪方面的问题、学业不良问题、考试作弊问题等。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学生自身因素等。
11岁到18岁的年龄阶段,一般是中学阶段,这是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育最为剧烈的时期,是最充满激情、浪漫,最有创造力、最少保守思想、最活跃的时期。这是他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度时期,也是对人生、社会和未来充满幻想与好奇的“多梦季节”。国外有学着形容这一阶段是“骚动的、矛盾的、动荡的、暴风雨式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学生正处在个体发展的特殊时期,是心理功能受阻的易发期和多发期,伴随者成长的欣喜、生活的苦恼、学习的压力、情感的吸引,种种感情交织在一起,年轻的心变得十分敏感和冲动,花季少年既有绽放的欣喜,也有凋落的忧伤。他们渴望友谊、渴望理解、渴望自由,有时太多的渴望也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感到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适当的自卑感可以激发自己去弥补自己的不足,超越自己;但过度自卑会导致抑郁,严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部分中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无药可救、低人一等,变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2.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模式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不少中学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
3.孤独的心理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所以人离不开群体,同样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孤独是一种认为自己被世人所拒绝、所遗忘,心理上与世人隔绝开来的主观心理感受。孤独感正是个人在群体中所产生的一种孤单、寂寞、无助的不愉快感受的心理状态。孤独是缺乏与人交往的结果,又是难以与人良好交往的心理问题。许多中学生性格孤僻、害怕交往,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或顾影自怜,或无病呻吟。他们不愿投入火热的生活,却又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一些中学生很少和别人交往,常常一个人背着大家独自活动、寡言少语,他们人际关系疏远化和淡化,崇尚做“超人”和“怪人”。而他们内心却感到孤独。
4.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种社会心理和意识。有人把嫉妒说成一种根本的、普通的、强烈的心理现象,心理工定义说:嫉妒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感觉,是忍着痛苦去看待别人的幸福的一种倾向。它产生在当现实的和期望的各种关系受到威胁之时,是一种既羡慕又敌视的矛盾的情感。在中学,一部分学生漂亮的容貌、优异的学习成绩、优越的家庭条件、受到老师的宠爱,常常会引发另一部分学生的嫉妒之心。他们越是关心和重视嫉妒对象,越有可能会让绝望与恐惧感击中,从而发展为憎恶、敌意、怨恨和复仇这样一些恶劣的情绪。
5.唯我独尊心理
一些中学生只沉湎于自我实现和个人奋斗中,处处都得以自己为核心,遇到稍不顺心的事就会大发雷霆、躺倒不干,或触犯到个人一点点利益就斤斤计较,对集体麻木不仁,对社会漠不关心。在处事中,只有别人关心他(她),他(她)却从不去关心别人,一旦个人欲望满足不了,就想方设法去损害别人和社会利益,以至于走上犯罪的道路。
6.厌学心理
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据调查,厌学学生在中学生中高达50.14%,其中初二最高,达66.18%。他们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感到学习没劲,丧失上进的信心,学习欲望低下,重者甚至对学习丧失兴趣,把学习视为苦差事,上课懒得开课本,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盼望着早点毕业以求解脱,更严重者根本不学习,终日浑浑噩噩,看到课本就头痛,坐进教室就犯愁,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对老师缺乏感情,部分学生最终辍学流失。
7.早恋问题
所谓早恋,指青少年中间过早地发生或发展着的恋爱现象。判断是否早恋的依据大致有两点:一是生活自立的程度;二是恋爱的年龄与法定最低婚龄相差的程度。早恋是青春发育期容易出现的一种现象,伴随着身体的发育成长、生殖系统的成熟,中学生会在心理上产生对异性的好奇与向往,男女生之间易产生朦胧的好感,加上流行歌曲、言情小说、影视媒体的推波助澜,对中学生的性心理发育来说是种催熟剂,再加上家长、教师过于严厉的批评和监督,使学生产生了较强的逆反心理,这更容易使学生走入早恋的误区。
8.迷恋网络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越来越多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弊端,比如说中学生迷恋网络的问题,有的中学生自制能力很差他们走进网络就走不出来了,就会迷恋上网络,比如说,我的一个表弟,读高中一年级的时候迷恋上了网络,呆在网吧里几天几夜都不出来,学校找不到他就通知了家里,后来在一个很隐蔽的网吧里找到了他,他就跟疯了似的,直上网吧跑,最后只好辍学在家。
9.“追星”问题
当五彩的追光辉映着荧屏、舞台上富于青春生机活力的歌星、舞星、影星,以及体星、作家等成功者的身影时,一双双发自内心的崇拜目光,也在紧跟不舍地随着这些“星级”人物的身影,这成为青少年文化现象之一——“追星族”的涌现和“青春偶像热”的掀起。中学生的追星现象在初中一年级已经很明显了,我曾经在我们镇中学初中一年级教育实习,下课的时候与同学们聊天,同学们都围着我问我喜欢哪个歌星、哪个笑星等等。
10.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现象。它是由一定的应考情境引起,以担心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受个体的认知评价、人格因素和其他身心因素制约的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表现为:一听说要考试就紧张起来,考前睡不好觉,考试时出现情绪紧张,心慌意乱,记忆卡壳等现象,某些平时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一到考试就慌了手脚,无法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据调查,在中学生中,对考试具有明显的焦虑症状约占11.18%。严重的考试焦虑不仅对学习具有极大的危害,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也造成潜在威胁。
11.情绪方面的问题
表现为:中学生情绪丰富而强烈,但情绪起伏变化很大,不稳定,而且容易冲动,往往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可能会一点点小事而情绪激动,也可能为一点点小事而灰心丧气。多变的情绪,常常使他们难以专心致志、善始善终地做好每一件事,学习、生活也因此受到干扰。放任的情绪往往又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友爱和团结。由于中学生情绪起伏变化大,加上自我控制力较弱,很容易成为不良情绪的俘虏,以致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妨碍了自己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甚至违反校规,触犯法律。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人之所以有不愉快的情绪,是因为人们对事有许多不合理的信念。导致我们不愉快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不合理的看法。
12.学业不良问题
学业不良现象在学校中是很普遍的,其实质是学生的学习结果未能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离教学的基本要求尚有一段差距。一般来说成绩极差的学生,其学业显然是不良的。这类学生就是我们常说的“差生”,也叫“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看重分数,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习不应该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学生时代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光,为什么学生却如此痛苦呢?把学习的结果简单地用分数来评价,我们不得不把学习看作获取分数的一次竞赛,在竞赛中注定大多数是失败者,使学生感到学习是痛苦,因而也失去了对学习的乐趣,这不能不让人痛心。成绩不好的学生有着最敏感的心灵,老师、家长、同学一些不自觉的行为,一些未在意的话语,都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
2019年青少年心理健康测试题以及测试答案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只有教育好,才有可能更好的为将来国家的建设打好基础。然而现在年轻一代90%会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有些人会得抑郁症,有些人会得焦虑症,而有些人严重的话会自我轻生。那么,你的心理到底健不健康呢?下面这道心理测试为你揭晓答案。
答题模式
下列30项中,如果是“常常”或“几乎是”,就写“A”;如果是“偶尔”或“有点儿”就写“B”;如果是“完全没有”,就写“C”。因为是你自己的事情,所以请你坦率地写记号哦!(自我诊断的方法:A是2分,B是1分,C是0分,请算出合计分。)
1、上床后,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即使睡着,也不能熟睡,只是做梦。
2、心情焦躁不安,做事没有效率。情绪也在不断的变化,精力不集中,健忘-符合其中一项。
3、懒得做任何事,也没有干的精神。虽然很着急,认为这样不行,但却仍然游手好闲,虚度光阴。
4、与人见面感到麻烦。
5、对诸如口中积着唾液,自己身体有怪味或有口臭等这种事情很在意。
6、有种想法浮现在脑海难以忘记,无论如何也难以排除。
7、没有道理的失败,严重失败,不道德或粗暴的事情,犯罪-----有做了其中的事的感觉。
8、担心是否锁着门或着了火,躺在床上后,又起来确认。或刚一出门就返回之类的事情。
9、脸红,或与人见面时,害怕给对方有不愉快的印象的倾向。
10、一紧张就出汗或血一下子涌上脑,身体莫名其妙的开始颤动。
11、高处,宽敞场所,上锁的狭窄房间,电梯,隧道,地道,拥护的人群---害怕其中的一项的倾向。
12、害怕特定的动物,交通工具(电车,公共汽车等),尖物及白色墙壁等稍微奇怪的东西的倾向。
13、感受到被谁监视,被窥探或被人暗地里说坏话。
14、有别人想加害自己,企图陷害自己的感受。
15、不触摸什么或不做卜算之类的东西,就不能外出,不能从事工作,不能上台阶,走路不隔一基石迈步,就不舒服。以及此类的东西。
16、伏案工作或学习时,数纸的页数,铅笔的支数,对其他事情也是如此,不计算就不行。
17、从早晨到上班,或从回家到就寝,有不按程序办事就不行的倾向。
18、一天必须洗几遍手,公用电话的话筒不擦就不能使用,或对不洁物体极端在意。
19、在鸦雀无声的集合或重要会议中,被想叫喊的冲动所驱使,或其他害怕种冲动的倾向。
20、站在经常有人自杀的着名场所,悬崖边,大厦顶,路边,有摇摇晃晃跳下去的感受。
21、面临担心的事情和困难的场面,就有呕吐,泻肚,胃疼,头痛,心脏病发作,发疼及发热的症状。
22、白天,突然被不可抗拒的睡眠所袭扰,无论如何抵抗还是睡着了。
23、恰如报社记者不能整理文章,广播员广播出现错误一样,认为自己的学习和朋友方面出现棘手的征象。
24、对心脏声音和呼吸作用非常介意,或为此难以成眠。
25、突然,感受到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困难,要晕倒或类似的事情。
26、灾难临头或受到不幸等畏惧虚构的事情的倾向。
27、非常担心是否患癌症,脑中风,心脏病,种种传染病及其他疾病的倾向。
28、悲观的看待事情,无精打采,情绪忧郁,心情不好。
29、认为自己不行,或给周围添麻烦,虽然想活着,但又无可奈何。
30、除以上例举的症状外,被断定自己一定是神经症的时候。
不
要
偷
看
答
案
=
=
=
=
大体评价如下:
0-5分,请放心,你的心理非常健康,神经强韧。能顺利的适应现实。
6-13分。如果你还在城市,并从事脑力劳动或费神的工作,大致还属于健康的范围,但是你必须改正“心理疾病与自已完全无关”的想法,你也有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
14-25分,你在精神方面有些疲劳,应该减少工作量。或通过休假或休闲的方式改变情绪。应该采取适当的心理治疗方法。
26—30分,是警告,有可能患了神经症性心理疾病。所以建议你去看心理医生。
青少年有哪些常见的心理问题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青少年时期又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过度时期,所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总结近年来遇到的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学习问题,学习困难,不适应,缺乏方法,自觉性差等因此丧失学习兴趣,而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先天或者后天造成的生理障碍之外,另一种表现就是怕吃苦自信心不足,有的孩子很想取得好的成绩,但是由于学习方法等因素一直没有达到目标取得好的成绩,于是就慢慢的对自己失去了信心,造成学习困难。还有的学生成绩一直不错但是突然的成绩下滑,心理上受到了打击,因此对自身能力产生了怀疑,同时自信心动摇造成了学习困难。还有的学生是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缺少计划性,没有分析自身在学习上的优势和问题并及时的修正,因此导致问题不断的叠加。而这样的学生给人的印象是一直在埋头读书但是成绩却一直不理想,产生了学习困难。还有一个就是学习态度问题,学习态度不端正,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它和社会、家庭、学校有一定的关系,首先是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其次是家庭教育问题,比如家庭关系,原生家庭问题以及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的对学习和知识的不重视等,还有就是学校的引导问题,为了升学率要求学生一定取得好成绩,使得学生认为学习就是为了成绩,为了升学,因此为了成绩使得有些孩子心力交瘁甚至患上焦虑症,导致学习困难。
第二个问题我们谈一下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家长的关系、还有异性交往关系等,而这些关系无论哪一种关系处理不好都会引起冲突使关系陷入紧张状态中,比如师生关系,老师处理问题不恰当,简单粗暴立场不公。家庭关系,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和孩子不善于沟通,家庭变故以及特殊家庭因素。个体本身的因素,比如个性因素,情绪因素,自私,冷漠,和异性交往不恰当的认识等,过于敏感或者过于抗拒都会造成他们的人际关系紧张。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行为问题,也就是行为障碍,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几类,首先是不良习惯也就是平时养成的坏毛病,比如咬手指,挤眼睛,吐舌头,头和面部抽搐等,这个问题原因除了生理原因外都是心理问题引起的不良行为。其次是退缩行为,主要表现厌学、逃课、欺瞒、倦怠等而发生这个行为的原因主要是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以及孩子身心的问题导致。还有一种攻击行为,破坏,打架斗殴,无端攻击,甚至犯罪,这个行为很危险,而造成这个行为的原因主要是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最后一种行为是特殊行为,比如爱慕虚荣、抽烟、耍酷、追星、迷恋游戏等这个行为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社会原因,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青春期的自我表现以及攀比心理造成的,以上所表述的各种行为问题,一定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并及时的正确引导教育,青少年的成长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家长的共同关心和正确的引导教育。
我们可以从人民德育APP上做一个心理测评,里面有专业的心理专家进行答疑解惑,还有心理案例,让你了解更多关于心理这方面的问题。
关于青少年心理问题测试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