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们,大家好。接下来小文将心理学自卑人格测试,对于心里觉得自卑的人,如何进行心理辅导分享给大家,大家一起来领取吧。

心理学自卑人格测试?对于心里觉得自卑的人,如何进行心理辅导

本文目录

  1. 对于心里觉得自卑的人,如何进行心理辅导
  2. 自卑而超越:读阿德勒的《儿童人格教育》
  3. 心理学中的房树图测试对有绘画功底的人有用吗

一、对于心里觉得自卑的人,如何进行心理辅导

我自己就是个深受自卑困扰的人,从困扰者的角度,有几点想法供参考。

1、第一是弄清楚自卑的原因。比如对于我,由于原生家庭的影响,对物质一直很自卑,同时因为看脸潮流,自己对外外貌也很不自信。

如果是物质方便,我建议不要太过展现自己物质比较优越的方面,或者见面时佩戴容易引起对方羡慕的奢侈品类。

如果是相貌外形方面,可以和她一起探索化妆和穿衣搭配,一点点改进。

2、第二点是持续不断的鼓励。自卑和抑郁一样,是一种自己不能控制的疾病,尽管我已经努力让自己变得乐观,但是很难根治,偶尔还是发作。

当她/他突然情绪低落,向你倾吐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保持鼓励,可能你已经听过很多遍,对她的反复无常也觉得厌烦有时候,但是还是请以鼓励结尾,因为大多数时候,她都知道原因和事实,只是需要一个外力去帮助自己强化。

3、第三点是给她足够的空间,也给自己足够的空间。在她需要的时候,提供你的鼓励和帮助,更多的是给她独处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

当然,也是给自己喘息的余地。你无需为了帮助朋友而牺牲自己的情感情绪,在你可承受的情绪范围内,给予她更长久的支持。

对于自卑的危害,我个人就深有体会。陷入自卑的期间,就是在不断地否定自己,似乎很多事情都是往消极的方向去思考,渐渐的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天赋。在很多时候不敢表现自己,变得很敏感,非常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

那么我是如何走出自卑的?可以说我是靠着坚强的意志力去克服的,没有人引导,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书籍。自卑的人不会轻易暴露自己,更不会让人知道自己内心是自卑的,他们会把它当作秘密,小心地呵护着。这也是人自我保护的天性,例如你明知道小孩子说谎,但是询问起来,大部分孩子首先会反驳说自己没有。于是我都是默默去找书籍,看关于心理学的书,然后给自己找治疗的方法。现在我才明白,在从书中找答案的过程中,也是自我重新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清醒、接纳的过程。如果你先接受自己,能正确看到自己,并将自卑这种心态摆正,那么想要改变自己就容易多了。

然而很多时候,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是爱面子的,即便自己错了,心理首先的暗示就是维护自己的形象,而不是承认和接纳事实。因此我认为如果想要从内部去引导自卑的人,那么就得让他先接纳,和正确看待你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曾经遇到的挫折和打击。在这点上,我给自己的方法就是“不破而不立”,就是重新认识自己,抛开以前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这属于一种简单粗暴的方法,但也是个人觉得最见效的方法。

引导一个人,除了要先影响他的核心思想外,还要有其他的辅助手段。自卑的对立面是自信,因此要帮助自卑的人慢慢建立起信心,重拾自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去鼓励这个人,这个可以从小事,简单的事做起。另外一种就是发现他的天赋,帮助他培养一个兴趣。因为这两种是能长时间伴随一个人的,如果他能在属于自己天赋的领域拥有成就,那么就能产生源源不断的自信给自己。而在兴趣中,他会找回积极的态度,同样能找到成就感,这种自我良好的感觉比其他的都好用。

人的情绪是复杂的,稍不注意,自己就会陷入其中无法自拔,等到清醒过来,才知道最大的敌人其实自己,所以不要轻易陷入其中。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他自卑的原因。了解一下他的成长环境,以及他曾经承受过的、被打击过的那部份创伤在哪里。

部份人可能是因过往不良的记忆,比如经常被老师、家长等在公众场合下严厉批评、比如在公开场合下被同学或者他人耻笑等经历等;有部分人会因为自己的外貌特征、身体残疾等与众人不同而产生羞耻引发自卑;还有一些可能是在幼年期经历过各类创伤性事件,如和父母分离、被虐待、被暴力攻击等,会给他造成自己不是很好的、糟糕的个人体验等等。

虽然引发自卑的原因不同,但是自卑的人都有一个特点:他们会常常发现自己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都不如别人。

这些人群会逐渐丧失自信,很多人会逐渐发展为不敢主动与人交往,害怕失败。有些人使用降低自己欲望去迎合他人的方式获取人际关系,而有些人会使用暴力攻击的方式去捍卫尊严,而大部份的自卑者会采取躲避、退缩的方式远离各种社交活动,以避免引起他们评价、自我羞耻感的产生。

如果你想帮助一个内心自卑感的朋友恢复自信,那么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无论和你接触的人,他的身份有多卑微、形象多么猥琐、言行举止多么的怪异、爱好习惯多么让你难以接受,你要始终能够尊重他,待他如一个与你平等的人,去理解他所承受过的痛苦,站在他的位置思索问题,而不是去责备他的无能为力。

你要让他知道,你是和他在一起的。因为自卑者的人际关系往往是较为孤单的,他们的内心一边渴望着能有人理解他,亲近他,一边又抗拒着与人真正的走近后,对方会因为了解而抛弃他。当帮助者的内心如果对被帮助者充份的理解后,真诚的态度会让对方能更多的接受你的帮助。

帮助他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善于恶。不要去拿自己弱小的部份去和别人的长处相比较,这样比较的做法,只会让自己内心越来越受挫,越来越无助。我们要知道,即便是比尔.盖茨也会有失误,也会有各类创伤性问题和他解决不了事。我们也是一样,不完美的我们,才是真正的我们,要先学会爱自己和欣赏自己。

恢复自信心的首要工作是要真正的了解自己,要去发现自己的特别与长处。我们每个人都有弱点和缺憾之处,可我们每个人也都会有异与常人的长处。你们首先需要做的是不在弱点上停留,不要去看弱点该怎么变成优点,而是把关注点放在自己长处上,做最简单的事,做现在能做的事,永远都会比做复杂的事、一时半会做不到的事,带来的效果更直观。

当他能发现自己有很多的特长,并且能够稳固住这个自信的部份时,我们可以逐步尝试在自己一直想要提升的地方进行努力。这是最后一步,也是我们终身的目标。如果他已经能够有了强大的自我力量,那时,他或许依靠自己就能完成这一步。

第一点,认知改变。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是决定自我价值的核心标准。自卑的人很大的一点是把他人的评价社会的评价取代自己的评价,因此别人的一句话别人的成就都会让自己难受,消沉,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第二点,充分发掘自己的优势,可以做积极心理学的人格优势测试,发现自己对优势,发现自己擅长的东西,可以是任何事情,如做饭,绘画,写作,摄影。只要发现自己的一技之长,就会增强自己的自信。

第三点,不要和别人比,和自己比,和过去的自己比,把焦点放在过程何成长型思维上面。而不是一个结果。

对于心里觉得自卑的人,如何进行心理辅导?

很多人可能觉得,自卑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实际上,几乎所有心理疾病患者,都是自卑敏感的性格,这种性格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成长环境中,不被重视,经常性的批评指责,有经历的少,体验的少造成的。

和自卑相反的,是自信,自信也不是天生的,也是后天的环境造成的,并且自信是做出来的,在做的时候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跳一跳够得着,这样才能不断地成功,积小成功为大成功,如果家人周围的人在不断地鼓励认可,自信心提升的会更快。

如果进行心理辅导,先让本人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通过练习放大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理性的看待自己不足和缺点,在一点点克服改变。

第一,先慢慢引导他,让他做一些他擅长的工作或事情,从简单开始慢慢增加难度,一件一件的事情做成功后,增加他的成就感;

第二,从衣着打扮上,买一些比较有气质的衣服,多见一些人,最好是哪些比较穷的人,让他感觉到他还是比很多人要强,增加他的自豪感;

第三,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多做一些游戏活动项目,增加与人的交流,从心里上让他放开一点,慢慢变得活跃,心里上自然就会感觉和别人没什么区别,让他认识到别人其实也没有那么厉害什么的;

第四,当前面几项做的比较好了就适当的让他受到一些挫折,让他多感受一些做什么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然后引导他想办法解决,这样事情经历多了,自然心里承受能力就会比较强,同样也就不会那么容易自卑了;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看法,大家可以相互讨论!

你要帮助他,找到他的发光点,或者说是优点。要让他知道,他也有别人所不曾拥有的长处。

另外一个要帮他罗列出来,他所自卑的原因。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短板。和他一起分析如何去补长这些短板。

更重要的一点,要让他学会,不要用自己的短处去跟别人的长处作比较。

心理自卑的人特点是极度敏感并缺乏安全感,因此,必须建立他们的自信心,首先是通过某个领域、某些事情让他觉得自己是最棒的。其次,必须关爱对方,使他处处感到温暖,事事觉得有人想着他并和他在一起。第三,多参加群体活动,不使其产生孤独感。

自卑因为能量不够,一般因为家庭不够和谐,父母关系不好,要么就是小时候父母批评指太多。先找到自己自卑的原因是什么,再去针对性的解决,这个问题太开放,怎么回答都不全面。

第一,“一般化技术”处理,告诉个案,这很正常,每个人的成长都是由弱到强的历程,弱的时候自卑感油然而生,实属自然;

第二,避免探讨原因,找到的“原因”未必是真正的原因,即使是真正的原因,也早已是“历史”而不能解决;

第三,“自卑感”是一种有利于成长的“张力”,因为自卑感的痛苦而激发穷则思变的激情和力量,从而收获自信,改变从此开启:

1.雇农陈胜的想——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楚国逸民项羽——彼可取而代之!

3.闲人刘邦——大丈夫当如是也!

当刘邦高唱《大风歌》的时节,哪里还有半分“自卑”!

二、自卑而超越:读阿德勒的《儿童人格教育

小孩为何会隔三差五地给我带来“麻烦”,让我这个当娘的心力交瘁。如何化解这些“麻烦”,成了我的难题。正好“武志红”老师最近推送了一套书,他推荐这些书的目的不是为了鼓励人利他,而是为了做更好的自己。我在查找他推送的阿德勒《自卑而超越》这本书时,发现他还有一本《儿童人格教育》。这本书貌似既可以解决我育儿的困惑,又可以调节我的心性。于是,我首选了这一本

这个问题实际上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就构成了不同的心理学学派,如弗洛伊德强调性、罗杰斯强调自我实现,而阿德勒强调人发展的动力源自自卑。我内心一直藏着自卑的种子,直到有一天,一位比较优秀且混得很好朋友对我说,TA很自卑,甚至有段时间抑郁到想自杀。我当时很震惊,并第一次感受到,优秀的人和我一样也会自卑,自卑是很多人有的心结。

阿德勒说:“自卑大多是由先天或遗传的生理上的缺陷而产生,也包括人所处的环境对人的压抑和排斥所造成的抑郁之感。”自卑可能是自身缺陷等主观因素导致,也可能是周围环境客观因素导致。因此,自卑可以在每个人身上产生。

面对自卑,人的选择是这样的,“人是有自主性的,能按照自己憧憬或虚构的目标有选择地看待生活中的这些经验。而这种选择性便是人与生俱来的创造性,它决定着每个人的发展。”人在自卑面前不是束手无力。自卑激起了个体的创造力,为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优越感,个体便投入到追求完善、完美的过程之中,并在这种克服困难和改善自我的过程中做好本职工作,与社会互利双赢。个体认识到了自卑,并不断超越。这就构成了个体发展的源动力。

我最近翻看的《琼瑶的自传》也很好得阐释了这一点。别看琼瑶才华横溢,万人追捧,但实际上是一个极度自卑的人。她从小长相有缺陷,在兄妹姊妹中,她是唯一一个没有考上大学的人。她在强势母亲面前一直自卑,为了向父母证明自己,就不停地写书,最后成就了一位才女。琼瑶就是因自卑而超越。

人有自卑感,但是人的本性不能忍受长期的低下、被轻视、被蔑视等消极情绪,人就会想办法改善环境缓解自卑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补偿”。心理补偿开启的时候,犯错误的大门也随之敞开。要么,当事人只是在心理上调适,不付诸于实践;要么,当事人调适的方向错误,导致事情向相反方向发展。问题儿童就随之产生了。

各种问题儿童都是“生活的失败者”,是由于错误的生活风格导致的。生活风格并不是建立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而是个体对事实的主观看法。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来调整自己的心理及行为。这个过程是否健康正确,判断标准就是社会价值观。个人过于夸大个人优越感,缺乏足够的“社会兴趣”,缺乏社会兴趣和合作精神,生活目标又因遇到困难而难以达到,心理便失去平衡,问题就会产生。

个体的问题行为,不是单个碎片式的,是由个体的整体人格发动和指引的。书中列举了一个男孩的例子,他总是在学校捣乱,不断干扰别人,学校不断向父母寄投诉信,母亲就不断去学校解释。这个男孩的目的是维持在家里的王者地位,母亲围绕他转。通过这个恶性循环,他的目的实现了。他不在学校惹出麻烦,就会在学校以外的场景惹出麻烦。他总是要通过惹出麻烦,刷存在感,引起家人的关注。问题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他的人格系统出现了问题。用现在的心理学术语来说,就是认知模式出现了问题。

问题儿童的产生,在于家庭,而不是学校。“学校所谓的问题儿童,基本上都是儿童早期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的结果,学校只不过是一种测试情境,把潜在的问题给显露出来而已。”看来,自家小孩的问题,最终原因还是在自己身上,自己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阿德勒还是强调了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不仅掌握着学生的命运,而且还决定着他们的未来发展。学校教育对个体的未来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校处于家庭和社会之间,它有可能矫正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受到的不良影响,也有责任使他们为适应社会生活作好准备,并确保他们在社会的这个大乐队中和谐地“演奏”好自己的角色。”学校要避免将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可以将学生某一方面的特长作为突破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然后鼓励他们追求社会有益的活动。阿德勒运用了很多矫正口吃、家里子女排行等案例。这些案例并不适合我国教育现状,我一略而过。我本来对最后一章“对父母的教育”比较感兴趣,但是阿德勒主要从教师如何和家长沟通的角度谈,且都是让老师以平和温和的态度和家长交流,我对此有点失望。

这本书的框架是人的动力来源于自卑与超越,儿童为了战胜自卑,超越就容易因走捷径而产生问题。问题儿童的产生在于儿童整个人格系统失衡。如何教育,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应该是改变儿童的人格系统。具体而言,让儿童在符合社会情感的领域,满足正当需求,给他自由,展现自我。如案例中的男孩,他的目的是控制自己的母亲,得到母亲的关爱。对此,在男孩没有制造麻烦的时候,母亲可以主动去关爱男孩,满足他的需求,而不是被动控制。

读罢此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小孩惹麻烦也是为了吸引眼球,以最小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优越”。另外,小孩和大人一样,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好,是因为人格系统或者思维方式出现了故障。至于如何克服,自己慢慢琢磨吧!

三、心理学中的房树图测试对有绘画功底的人有用吗

房树人测验是受测者会在同一张纸上面屋、树及人,这三者有互动作用,例如从屋及人的位置与距离都可看出受测者与家庭的关系。

至于房树人测试对美术功底相对较好的人,也有一定的准确性,但是必须要在专业测试者下测试。

房树人是根据以下几点测试人的潜意识的。

纸张选择横画或者竖画,投射作画者潜意识里希望追求平稳、保守还是追求发展、追求事业成长;挑选纸张或改变纸张大小,投射作画者希望按照自己的规则处事,或条框要求较多。

正常居中:受测者自我意识较强,以自我为中心,有安全感

而画的元素过大:投射出的是具有攻击性、好动、情绪化、率直

画的元素很小:内向、自卑、缺乏安全感、退缩依赖

画面偏左侧,可能与母亲(或女性)的支配或影响有关,投射受母亲的影响比父亲更强烈。特别是树木所在左侧的位置。

偏右:还可能投射与父亲或男性的关系比较密切或受父亲的影响较大偏,或受测者憧憬或关注未来。

偏上:受测者喜欢幻想。属理想型、自我期望高、或有较高欲望、缺乏洞察力

偏下:受测者注重现实,对安全较为关注。恋母,不自信,没有安全感或对安全感较为关注,不能适应、抑郁沮丧

左下:依赖、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害怕独立、抑郁或焦虑

当然,房树人测试只是一个了解自身的一个辅助性测试,我们也不能完完全全相信。

这个测试,关键不在你是否有绘画基础,而在于你是否知道解读房树人的方法,如果你知道,你可以人为修改房树人的比例和细节,这样这个测试就不准了。如果他不知道,或者不有意识引导自己,只是认认真真的把图画完,那这个解读就很有意义。

我有一个群友,有一次玩这个游戏,他把佛陀画得特别大,连佛陀头上的那些鼓包(专业名词叫肉髻)都画得很细。我说你追求力量,平时烦恼很多,似乎是吃公家饭的人。他说是的,他是某职业学校的校长,自己业余画画,最近事情很多,很烦。

对房树人心理测验感兴趣的人,可以看看这张经典的房树人画。

分析这幅画,有几个特征非常明显:1)裸体男性;2)树没有树叶,树枝象匕首;3)他从房子经过,房子有两个犄角。

房树人其实反映了我们内心的投影。房子投射家庭,象征安全感。树投射自我的成长,象征生命的能量、支持系统。人投影自我形象认同,象征与家庭成员的互动关系,人际沟通模式。

我观察周围的人画房树人,很多是从房子开始画的,画的很仔细,但画人就非常简略,不少人画成了一个火柴人。说明我们对家庭很看重,但对自己如此干枯的成长不满意。树木就是各种各样的了,代表每个人形形色色的生活。

有用,虽然来访者有一定的美术功底,会有一定的绘画定式出现,但是其受潜意识的影响,笔触的轻重,细节的展现,还是会有差别的,但是这种投射性测验,比如罗夏投射试验,房树人图测等投射性,测验,信效度其实并不高,偏向于术,因此,在实际的心理咨询临床中使用的还是比较少。大多数只是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补充手段。

心理学中的房树图测试对有绘画功底的人有用吗?

绘画投射测验分析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测验方法,通过对绘画投射的信息解读,揭示被测试者的内心深层潜意识;绘画投射测验的好处是不受文化限制、没有语言障碍、没有规则约束,并且能够有效地消除心理防卫,因为被试在接受测试的时候并不知道测的是什么,也就无法防卫。

回归正题,绘画投射实际测量的是人的潜意识,所以在采集画的时候是有要求的,要让接受测验的人员进入到潜意识状态。

拿测量人格最为准确的树木画来说,通常的做法是让被试闭眼进行冥想和放松,之后进行联想,直到眼前浮现清晰的树木形象之后,睁开眼睛将树木画下来。这时候画的树解读出来是最为准确的,我们称之为「潜意识心灵图像」。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进入到潜意识状态,或者是画完之后用一些专业技法修修改改,那这幅画经过了意识加工,解读出来的准确性就会大大降低。

@鸵鸟说话丨画树识人,一张树木话和你的潜意识对话。

记得一句话不“艺术家都是一群疯子”,也就说在心里学上艺术家同普遍人充在着分歧。意识决定思维,当你对一件事物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才能有绝对在思维上的超越。那么,今天我们来浅谈一下心理学的房树图测试对绘画功底的人有用吗?

人的意识潜在充在很多种不同的因素,当这些因素相互制约、支配、组合、那么就会让人潜意识的去往一方面想,从而自我诱导的做出行动上的选择。绘画本就是在原有事物本质上创作出属于画家的情感思想,通过在纸张上表达出来,这本就是带有思维超越、和内心世界强烈的一种情感。没有丰富的人生,如何创作丰满的画作。房树图上的每一个环节和因素决定着画家的心理作用,在表达内心世界其实就是在述说自己的心理。所以,直观上可见通过房树图在测试绘画功底上有着必然的作用。内心世界的描述是感性而非理性,画家的世界多数也是这样的,思想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灵魂才会有脱俗的作品。在心理学中这很容易测试出来,所以也就能觉得绘画着的优劣。

总上所述,心理学中的房树图测试对绘画功底有着必然的作用,只是在程度上的大小而已。内心世界复杂的画作必然抽象,内心世界简单的人在画作上也要单纯的多。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心理学了,而且大家也兴许听说过房树人这样的一个测试。那么房树人和绘画心理学是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房树人既是绘画心理学的一种方式。房树人就是通过绘画的过程,然后进行研究人们的心理。由于房树人他的里面的每一个事物都代表着人们心理的或者是实际上的一些现象存在,所以通过画房树人这一种绘画,能够体现出人类的心理是怎么样?他的未来是怎么样的,以及他们的性格。所以房树人是一种绘画心理学的其中的一种。也是绘画心理学一种表现的形式

最好不要去评估自己!很多人做心里咨询帮不到个案,反而给个案造成二次伤害!把个案分析的很透彻,但是解决不了个案问题!就是不带勺子的咨询,因为没有疗愈作用!所以找心里疏导还是要找有能量经验多的!我做个案从来不测试评估,就是做疏导不讲道理,讲道理对个案没用!

房树人的分析有很多维度,我大概总结下

包括画面篇幅和元素的丰富程度,比例大小,在纸张上的位置等等。

线条连接形式,粗细,笔迹轻重等

画面突出的主题,环境,各个元素之间的远近和联系等。

三个主要元素中呈现出的特殊表现,重要的缺失或者某个部分的强调等。

美术生对于绘画的训练,给与了他更多更好的表达自己内心所想的能力,一定程度上这对测试来说是好事,但是对分析上造成的妨碍主要有两点:

1、影响对线条的分析,打个比方说,线条的反复的涂抹我们临床上会考虑强迫或对这个部分的强调,但美术生尤其是素描,常常会有这样的笔法。

2、美术生看过太多的画面,很有可能绘画的不是他潜意识的产物,而是意识层面的临摹,那对他内心的反映就相当有限了。

总结一下,美术生的房树人测试与常人有所不同,分析结果要结合绘画特点和访谈进行。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不是玄学,再说艺术家是人吗?

以上就是心理学自卑人格测试,对于心里觉得自卑的人,如何进行心理辅导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帮助。

点赞(16)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