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青春期孩子拒绝心里疏导怎么办
2、一、青春期孩子陷入自我封闭的状态。由于青春期孩子正处在自我身份认同的模糊期,他们可能十分依赖家庭、朋友和社会中的种种外在因素来确定自身的价值认同,这会使他们容易陷入自我封闭的状态,而这种封闭状态会导致他们拒绝外界进行干预,也会拒绝心理疏导。
3、二、青春期孩子对心理疏导者没有信任感。由于青春期孩子不断变化,他们对心理疏导者的认知可能不够成熟和稳定,他们可能不太相信心理疏导者的能力,也可能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从而拒绝心理疏导。
4、三、青春期孩子对心理疏导没有足够的理解。青春期孩子对心理疏导的理解可能并不清晰,他们可能认为心理疏导会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因而拒绝心理疏导。
5、一、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有利于缓和孩子与心理疏导者的彼此隔阂,让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心理疏导者的帮助,从而增强孩子对心理疏导的认可。
6、二、适当的引导和鼓励孩子:引导孩子能够理解心理疏导的帮助,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去尝试新的方式解决问题,增强他们对心理疏导的信心。
7、三、以友善的态度接近孩子:以和蔼可亲的态度接近孩子,向他们表达对心理疏导的支持,以及对他们的理解和帮助,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安全感,增强他们对心理疏导的信任感
二、自闭症心理测试题目
在各个领域,我们需要用到试题的情况非常的多,试题是参考者回顾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参考资料。一份什么样的试题才能称之为好试题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自闭症心理测试题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突然回到以前的学校,老师要你写一篇完整详细的自传,你觉得要写几多个字呢?
D.对文字数量不甚有概念、难以掌握( 3分)
2.如果在一个月内都必须减肥,你会采取下列哪种节食方法?
B.能忍就忍,一天未必要吃到三餐( 4分)
C.会以计算卡路里的方式吃( 2分)
D.吃是其次,应该从运动下手( 1分)
3.不幸你住的五层公寓发生火灾,而你住在四楼,你会在第一时间有何行动呢?
D.先想到找水或者找灭火器( 2分)
4.如果你的外表能有一种改变,你会希望拥有?
就算是个外星人出现在你面前,恐怕你也能上前聊上几句,没错!自闭是一种确实存在的东西吗?对你来说真的很难理解,因为开朗活泼的你喜欢与人互动,而且无法忍受活在只有自己的世界里面,很像一台会自动发电的广播器,没有人理会,也能够自得其乐的人。
非要下个定论,那么只能说你是个「合群」的人,其实你对于与人互动很有自己的一套,想说想聊就绝对找得出话题,但是,在内心深处你却经常觉得麻烦,对于没有兴趣的事情,还要客套几句表现诚意,这种行为实在让你感到难以忍受,但结论是,你还是会继续这样下去!
你很安静,但是并不是那种完全不理会别人的态度,只是如果没有必要的话,宁愿低调地过自己的生活,和别人有着非常与众不同的思维逻辑,所以很容易对「沟通」这档子事情感到无聊,虽然偶然遇到万中寻一的同道中人,会忍不住叽哩呱啦几句,不过那也是极少发生的。
看看你的朋友们,是不是正在聊着你搞不清楚的话题,是的!就算是热闹的.聚会,你也能忽然就飞到没人理解的空间,常常会成为人群里的幽灵人种,属于自闭指数高度危险区域的人喔!
自闭症行为量表(ABC量表)是又一具有诊断价值的量表,由Krug于1978年所编制。
2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很快就忘记。 2
3经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 4
4往往不能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过来等) 1
5不会玩玩具(如没完没了地转动、乱扔、揉等) 2
6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位置等辨别能力差)。 2
7无交往性微笑(即不会与人点头、招呼、微笑) 2
8代词运用颠倒或混乱(你、我分不清) 3
10似乎不在听人说话,以至让人怀疑他有听力问题 3
13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即对自身与物体的距离估计不足。 2
14对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产生强烈反应 3
15当与其他人在一起时,呼唤他的名字,他没有反应 2
16经常做出前冲、旋转、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 4
17对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没有反应 3
18说话时很少用“是”或“我”等词 2
19有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似乎与智力低下不相符合 4
20不能执行简单的含有介词语句的指令(如把球放在盒子上或放在盒子里) 1
21有时对很大的声音不产生吃惊反应(可能让人想到他是聋子) 3
26有时对很痛苦的刺激如摔伤、割破或注射不引起反应 3
28当抱看他时,感到他的肌肉松驰(即使他不紧贴抱他的人) 2
29以姿势、手势表示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不倾向于语言表示) 2
31用咬人、撞人、踢人等行为伤害他人 2
34当强光直接照射眼睛时常常不眨眼 1
36想要什么东西不能等待(一想要什么,就马上要得到) 2
37不能指出5个以上物体的名称 1
38不能发展任何友谊(不会和小朋友来往交朋友) 4
39有许多声音的时候,常常捂着耳朵 4
41在训练大小便方面有困难(不会控制大小便) 1
42一天只能提出5个以内的要求 2
43经常受到惊吓或非常焦虑不安 3
44在正常光线下斜眼、闭眼、皱眉 3
45不是经常被帮助的话,不会自己给自己穿衣 1
47瞪着眼看人,好像要看穿似的 4
49经常不能意识所处的环境,并且可能对危险的环境不在意 2
50特别喜欢摆弄、着迷于单调的东西或游戏、活动等(如来回地走或跑,没完没了地蹦、跳、拍、敲) 4
52对生人常无视觉反应(对来人不看) 3
53纠缠在一些复杂的仪式行为上,就像缠在魔圈里(如走路要走一定的路线,饭前或做什么事前一定要把什么东西摆在什么位置,或做什么动作,否则就不睡不吃。 4
54经常毁坏东西(如玩具、家里的一切用具很快就给弄坏了) 2
55在2岁以前就发现孩子发育延迟 1
56在日常生活中至少用15个但不超过30个短句进行交往(不到15句也打“∨”) 3
57长时间疑视一个地方(呆呆地看一处) 4
注:筛查分57分,诊断分67分。按每道题后面的分数给分,例如第一题如答案是则给4分,如不是给0分。把所有总分加起来。
拓展相关:怎么治疗儿童自闭症心理
自闭症的神经心理机制、身体病因、病理解剖病因、或遗传上的病因都尚未突破,而在治疗方面也还没有根治的方法,但是已知有一些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自闭症的症状,促进自闭症患者的适应,而有些方法已被证明无效,有些仍待验证。
自闭症的药物治疗,可分为根本治疗、症状治疗和相关精神疾病的治疗。自闭症的根本治疗尚未出现,目前尚没有任何药物或任何方法可以根治自闭症。虽然没有根治的药方,但适当使用药物可以有效改善自闭症的部分症状。
在试验过的许多药物中,传统抗精神病剂是研究最多的。这一类药物都有阻挡多巴胺(dopamine)受体从而降低多巴胺作用的效果,对于患者的妄想、幻觉、亢奋症状有显着的疗效。由于自闭症患者的行为怪异,外人难以理解,所以用抗精神病剂治疗。结果虽然不能改变自闭的现象,但能降低患者好动、躁动不安、退缩、肢体的怪异行为、抽搐和攻击行为。这一类的药物种类很多,然而不论使用何种抗精神病剂,儿童长期使用都极易出现神经副作用。大部分情况下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性质,分析要处理的问题的功能及事件的前因后果加以适当的处理才是最主要的。只用药物治疗的长期效果有限,若以药物辅助行为矫治,常能得到较长久的结果。
至今没有发现自闭症明显的病因和根治的方法,作为自闭症患儿的家长,要克服儿童自闭症,必须具备足够的信息。家长应先学习和吸收更多的有益信息以协助克服儿童自闭症。家长之间应互相交流经验,以便在处理各自面对的儿童自闭症时,能有更多的选择。通过书籍,可以吸取更多有关自闭症的信息,即有关行为治疗、如何为自闭症患儿安排特别饮食及专业治疗等。书揞是学习特别处理儿童自闭症主要方式的源泉。此外,也要靠家长、心理治疗学家、心理医生的精心观察和医疗。然而,家长必须注意的是每个自闭症患儿的情况各异,不能一概而论。家长应按部就班地给儿童提供必要的治疗,应尽最大努力协助儿童摆脱自闭症。
行为治疗是自闭症矫治最重要的,因为自闭症尚无任何有效的根治方法,所以医生只能以勤补拙,应用学习原理和发展心理学的原理,尽量协助患者把能力发挥出来,并减少行为问题。
游戏疗法(play therapy)是基于心因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式。对于儿童无法完全明确的使用语言表达及理解的情况下,医生使用儿童能够以身体机能表达心理面的游戏取代语言作为沟通的方法。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能够理解“人”与“我”的分离,并学习人际社交技巧,培养社会适应力。游戏治疗的目的就是借游戏的特质发挥儿童本身的自我治愈力,以抒发内在的情结,使人格得以正常发展。
自闭症患者感觉统合失常是由于脑功能障碍,无法将视觉、听觉、触觉、前自闭症患者感觉统合失常是由于脑功能障碍,元法将视觉、听觉、触觉、前庭感觉及肌肉关节动觉等五种基本感觉的刺激加以统合并适切反应。感觉统合疗法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以上几种感觉刺激的输人,并适当的控制,让儿童依内在驱策力引导自己的活动,自动形成顺应性的反应,以此促成这些感觉的组合和统一。
三、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典型的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段。被试7人一组,其中6人是实验助手(即假被试),第6人是真正的被试。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a、b、c三条线段的哪一条与标准线段x等长。
实验开始前几次判断,大家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助手)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开始观察其被试的选择是独立还是从众。面对这一实验情境,真被试在作出反应前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还是别人的眼睛有问题?是相信多数人的判断,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在确信多数人的判断是错误时,能否坚持自己的独立性?阿希从1951年开始,1956、1958年又多次重复这项实验,结果发现:
•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
•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
•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
心理学家米尔格尔姆(S.Milgram,1963)所做的服从实验,是其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研究。
实验的被试是通过广告招聘来的40名职业不同的男性,每次实验付酬4.5美元。实验主试告诉被试,实验是为了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实验时,两人一组,一人当学生,一人当老师,师生角色由抽签决定。教师的任务是朗读配对的关联词让学生记忆,然后教师呈现某个词时,学生在四个备选中选择其中之一。如果选错,教师就按电钮给学生施以电击作为惩罚。电击强度从15伏到450伏,分30个按钮,电钮下方对应标明“弱电击”、“中等电击”、“特强电击”、“剧烈电击”、“极剧烈电击”、“危险电击”,最后两个用“××”标记。
由于事先的安排,实际上每组只有一个是真的被试,另一个是实验者的助手,即假被试。抽签结果,真被试总是当教师,假被试总是当学生。另外,这些电击也是假的,但为了使作为“教师”的真被试深信不疑,实验前,首先让其接受一次强度为45伏的真电击,作为惩罚学生的体验。结果“教师”感觉虽然45伏电击微弱,但已感到难受。
实验开始,“教师”和“学生”分在两个房间,被墙隔开,相互看不见,可以用电讯传声的方式联系。然后在“学生”的胳膊上绑上电极,这是为了在学生发生错误选择时,可由教师施以电击惩罚。而且实验者把“学生”用带子捆在椅上,向“教师”解释说是为防止他逃走。在实验开始时,“学生”故意出错,教师给予电击,当学生多次出错,教师电击的电压升到75伏时,有人开始呻吟。随着“学生”错误不断,“教师”电击的电压值不断升高,而“学生”则叫喊怒骂,哀求讨饶,踢打墙壁,最后停止叫喊,似乎已昏厥,这些声音只是放录音而已,而教师并不清楚。作为被试的“教师”不忍心继续做下去,问主试怎么办?实验主试严厉督促“教师”坚持做下去,并表示一切后果由实验主试承担,与“教师”无关。这时,充当“教师”的被试既要执行实验主试的惩罚命令,又要承受被惩罚者“学生”反抗的压力,内心冲突很厉害,出现了出汗、颤抖等现象,但即使如此,仍有65%的被试服从了命令,直到给予答错的“学生”电击高达450伏。另有35%的被试,作了种种反抗,拒绝执行命令,他们认为这样做太伤天害理。实验后,主试公开了真实情况和实验目的,以消除被试的紧张、焦虑和内疚。
心理学家多伊奇等人(Deutsch,1960)曾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该实验要求两两成对,两人分别充当两家运输公司的经理,两人的任务都是使自己的车辆以最快的速度从起点到达终点,如果速度越快,则赚钱越多,要求尽可能多赚钱。每人都有两条路线可选,一条是个人专用线,另一条是两人共同的近道线,但道近路窄,一次只能通行一辆车,因此使用这条近而窄的道路只有一种办法:双方合作交替使用。研究的设计明确告诉被试,即使交替使用单行线,也必须要有一点等待时间,但走单行道远比启用个人专线经济、有效。实验最后以被试起点至终点的运营速度记分,分数越高越好。实验的结果表明,双方都不愿意合作,狭路相逢,僵持不下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在实验中也会偶有合作,但大多数都是竞争的结果。当实验者要求被试阐明宁可投入竞争也不愿选择合作的理由时,大多数被试表示自己希望战胜其他竞争者,他们并不重视自己在实验中的得分多少,即使得分少也宁可去竞争,胜过他人,实现自我价值。这一实验证实了人们心理上倾向竞争的论断。
研究还表明个体之间的竞争与群体之间的竞争有很大区别。在群体竞争的条件下,群体内成员的工作是相互支持的,共同活动的目的指向性很强,彼此交流及时,相互理解和友好,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在个人竞争的条件下,多数人只关心自己的工作,相互不够支持。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吉布森(Rosenthal&L.Jacoboson)等人做了一个著名试验。他们在一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学生进行所谓“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通知教师说:“这些儿童将来大有发展前途”。实际上这些学生是随机抽取的。结果八个月后,对这些学生进行智能测验,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确实进步了,教师也给了他们好的品行评语,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应。罗森塔尔认为这个结果是因为教师接受了“权威谎言的暗示”,对名单上的学生态度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偏爱心理和情感。从而对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他借用希腊神话中主人公皮格马利翁(Pygemoliou)的名字,把这个效应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人们也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在研究儿童品德发展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关于儿童及青少年道德判断问题的研究,为品德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和一套研究方法,初步奠定了品德心理研究的科学基础。
皮亚杰依据精神分析学派的投射原理,采用对偶故事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他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要求儿童判断是非对错,从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中来探明他们所依据的道德规则,以及由此产生的公平观念发展的水平。下面就是皮亚杰在研究中所用的一个对偶故事。
A有一个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亲出去了,朱利安觉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开始时他拿着钢笔玩。后来,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小块墨水渍。
B.一次,一个叫奥古斯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父亲的墨水瓶空了。在他父亲外出的那一天,他想把墨水瓶灌满以帮助他父亲。这样,在他父亲回家的时候,他将发现墨水瓶灌满了。但在打开墨水瓶时,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大块墨水渍。
皮亚杰对每一个对偶故事都提出了两个问题:(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2)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为什么?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皮亚杰发现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与其认识能力的发展存在着互相对应、平衡发展的关系,这种认识能力是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之中得到发展的。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美国心理学家纽科姆(Newcomb,1961)曾在密执安大学作过一实验,实验对象是十七名大学生。实验者为他们免费提供住宿四个月,交换条件是要求他们定期接受谈话和测验。在被试进入宿舍前先测定她们关于政治、经济、审美、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他们的人格特征。然后将那些态度、价值观和人格特征相似和不相似的学生混合安排在几个房间里一起生活四个月,四个月后定期测定他们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让他们相互评定室内人,喜欢谁不喜欢谁。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处的初期,空间距离的邻近性决定人际之间的吸引,到了后期相互吸引发生了变化,彼此间的态度和价值观越相似的人,相互间的吸引力越强。心理学家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只要对方和自己的态度相似,哪怕在其它方面有缺陷,同样也会对自己产生很大吸引力。
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M.Triplett,1897)研究发现,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自行车完成25公里路程。第一种是单独骑行计时,结果表明,单独计时情境下,平均时速为24英里(1英时=1.61公里);有人跑步陪同,平均时速为31英里;而与其他骑车人同时骑行,平均时速为32.5英里。特里普利特在实验室条件下,让被试完成计数和跳跃等工作,也发现了同样的社会助长现象。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
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曾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置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生活:一只小羊羔随羊群在水草地快乐地生活;而在另一只羊羔旁拴了一只狼,它总是看到自己面前那只野兽的威胁,在极度惊恐的状态下,根本吃不下东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医学心理学家还用狗作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实验告诉我们: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性情绪,是一种破坏性的情感,长期被这些心理问题困扰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和本人的实际情况越符合,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越能把压力变成动力。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