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疫情防控心理知识测试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中小学生疫情防控和心理健康知识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疫情防控心理知识测试 中小学生疫情防控和心理健康知识

本文目录

  1. 疫情防控期如何有效利用心理效应促进师生心理健康
  2. 中小学生疫情防控和心理健康知识
  3. 谈谈疫情防控期间你对自己心理健康状况的觉察

一、疫情防控期如何有效利用心理效应促进师生心理健康

疫情防控期可以通过科学认知、接纳情绪、保持乐观、规律生活、积极行动等心理效应促进师生心理健康。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的疾病,人们对未知的事物很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消除恐惧的首要方法就是通过官方媒体获得正确、全面的信息,从而树立科学的认知。

1、幼儿园及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家长及教师的帮助下,可以通过网络绘本认识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并且简要告诉他们病毒发生的原因以及防控措施。

2、中学生的信息素养较小学生有了更大的提升,且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化学知识,可在家长及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知识(如“xx园”、“xx医生”网站及微信公众号),也可通过阅读国家卫健委组织编写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国家卫健委微信公众号“健康中国”可查阅)增加对疾病的了解并帮助家人做好防护措施。

疫情当前,面对不断增长的确诊病例人数,人们会出现害怕、恐惧、紧张等情绪。出现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应激反应,关键是要接纳情绪,保持乐观。

1、避免消极情绪家庭“传染”。学校延期开学,学生大多与父母一起待在家中,对于低龄学生来说,可能还不太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他们的情绪更多受到父母及家人的影响。家长对疫情要树立科学的认识、保持理性平和乐观的心态,面对孩子提出的关于疫情的问题,不回避不夸大,父母稳定的情绪状态以及对待疫情的乐观心态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以及力量。

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储备可能已经能够与家长一起学习探讨相关疫情。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科学的防疫情的相关知识,共同做好家庭对疫情的防护防控。

2、正确对待“非常时期正常的情绪反应”。家长及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出现害怕、恐慌等情绪是非常时期人的正常情绪反应,可采取一定程度的自我暴露的方法,告知学生成年人也会有这样的情绪,或者在班级群里通过合适的方式让学生们命名且表达自己的情绪,运用“普遍化”的技术让学生从同学身上找到共鸣。

当他们意识到“大家的情绪状态都一样”的时候就会有效缓解焦虑情绪。引导大家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后,老师要做好正面引导,如告知学生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且一定程度的紧张、害怕会让大家更好地保护自己等等。

3、以“历史事例”增强信心。家长可以通过跟孩子讲述十七年前抗击非典的事例,以及近几年中国在医学和科技方面的快速发展,增强孩子们对国家取得此次疫情胜利的信心。

面对未知的事情,人们往往会产生焦虑、紧张、害怕等情绪,长期处在这样的情绪状态中,就会形成很大的压力,对人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缓解这些情绪的重要方法就是活在当下,不过多担忧未来还未发生的事情。

1、“停课不停学”。由于春季学期将延迟开学,不少中小学生会担忧由此对自身学习的耽误。学校会根据下发的《县教育局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全县中小学开展网络教学实施方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

在网络教学中学校会安排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方面的专题课程。学习、生活回归正轨,一是有利于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二是充实的学习生活让学生专注于当下,避免过多接触一些负面信息和胡思乱想;三是让学生保持好的学习状态,为疫情结束顺利返校做好准备。

2、规律作息。在家期间坚持早睡早起,补充营养,增强自身免疫抵抗力。

3、适度运动。鉴于特殊时期活动场地受限,家长和学生可进行室内活动。幼儿园和低龄段的学生可与家长一起进行游戏,如捉迷藏、踩气球等,中学生则可以根据身体实际情况安排活动,如原地跑步、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家长也可将家务进行分工,邀请学生一起来完成。适度的身体锻炼一是可以增强体质,二是可以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三是可以增进与家人的情感

4、加强沟通。学生在家可通过电话和网络与家人、好友保持联络,鼓励家长在家多与学生交流,除了关心学习,还可多关心学生的情绪、感受、兴趣爱好等其他方面的内容。

中学生的家长和教师可与学生一起探讨从此次疫情中获得的有价值的人生体验,也可讨论未来的人生规划等,家长和教师要主动安排时间与学生闲聊,不要总是安排学生学科学习,适度的沟通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以及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重要帮助。

5、建立全员、全过程育人的机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结合进行。以学校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德育活动,鼓励学生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情况,开展“每日一题”的病毒知识竞赛活动。

二、中小学生疫情防控和心理健康知识

【#教育#导语】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密切关注,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育频道!

1.中小学生疫情防控和心理健康知识

1.中小学生疫情防控和心理健康知识

疫情时期,学生的心理可能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在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时期,孩子们的正常生活被打乱,提前离开学校结束线下学习,并且还要做到勤洗手、戴口罩……这种长时间在疫情阴影下、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与外人隔绝的居家生活,确实会给人们带来紧张、恐慌的心理。而小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化的需求在增加,情绪有较多体验但控制能力不足的阶段,对于疫情的关注加之生活空间的缩小会让学生在认知、情绪、行为人际交往和躯体方面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包括:在认知上,可能因为过多摄入疫情相关新闻和真假难辩的消息而无法对疫情作出科学的判断,甚至会出现灾难化的想法;

在情绪上,会出现无聊、烦躁、憋屈、消沉、抑郁、易怒、恐惧等各种不同的困扰

行为上,会无所事事,懒于学习、不思读书或沉迷手机游戏网络电视;

人际交往上,会产生人际交往范围极窄(缺少同伴交往)、交往能力和想法都下降、易与家人争吵等问题;

在躯体化反应方面,可能会出现无明显原因的疼痛问题、消化系统问题、饮食问题和睡眠问题,也可能因为对疫情的担忧出现过度关心自己的身体症状或出现反复洗手、消毒等行为。

2.中小学生疫情防控和心理健康知识

面对疫情,学生应该如何做好自身心理防护?

居家生活给了我们更多自我支配的时间,还有不少的同学趁着这段时间“弯道超车”。所以,在这段时间要做好详细规划,划分学习时间、休息时间、娱乐时间,屏蔽电子产品的干扰,按照日程表安排每日的生活学习,给自己更多的生活掌控感,让自己在假期中有所成长。同时,在家里也可以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例如跳绳、仰卧起坐、健身操等,增强免疫力。

(二)调适心情,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难免会产生负面的情绪,可能会焦虑紧张或者觉得空洞无聊,及时觉察自己的心情,通过写日记、与他人倾诉等方式抒发,或者通过听音乐、做运动等方式缓解。允许自己存在负面的情绪,不需要一味排斥它或者进行自我贬低。我们的计划可能被打乱,生活方式也让我们感到不适应,像以前一样保持平稳的情绪状态是很难的,但如果我们排斥自己的“焦虑”,会让自己更加焦虑,进入死循环。同时,尝试以积极的方式去对:“虽然没有办法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但是我可以重新制定计划”,“虽然疫情让人恐慌,但我相信我可以照顾好自己”。我们可以肯定自己度过这段日子时付出的努力,肯定自己面对负面情绪的勇气,肯定自己积极正向的思维,看到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三)保持联络,与家人朋友倾诉自己心情

虽然不可以走访亲友,也不可以和好朋友一起游玩,但是我们还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和他们保持联系。和家人、朋友通过视频的方式拜年,聊聊大家的近况和最近的心情,互相给予支持和鼓励,一起度过这段日子。现在短暂的分别是为了以后更好的重逢,等到疫情过后,我们再一起相聚!在家里,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变多,可以多和父母聊聊天,了解一下他们以往的趣事,倾诉一下自己的烦恼,走进彼此的内心。也可以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者一起包包饺子,享受其乐融融的生活。

(四)及时求助,加强与父母老师沟通

3.中小学生疫情防控和心理健康知识

1.保持科学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充足,劳逸结合,减少久坐,适度运动。12岁以上学生应及时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

2.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

4.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减少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

5.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需佩戴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6.注意用眼卫生,做好近视防控。适当科学的运动,平衡营养膳食,安排好作息,提高机体免疫力。

7.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测量记录体温并注意观察有无其他可疑症状,当出现发热、咳嗽及其他可疑症状时,及时报告班主任,并按规范程序就诊。

4.中小学生疫情防控和心理健康知识

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保持作息规律,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增强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

二、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做到合理有度。网课结束后尽量适当运动,远离电子产品,让身心和眼睛都得到放松,确定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段和时长。

三、听从学校和老师安排,适应居家学习环境,制定严格的家庭作息表并遵守。延迟开学期间,同学们借此机会提高自我学习管理的能力,还可以和同学约定在线上探讨学习,互相督促,一起进步。

三、谈谈疫情防控期间你对自己心理健康状况的觉察

疫情防控期间对自己心理健康的觉察,我是这样做的:

疫情突如其来,我们防不胜防,宅家这么长的日子,还是第一次,既然我们无法选择,就应该积极面对,积极的心态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这种积极的心态、开阔的心胸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人生正确的方向。

要随时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问一问自己的状态怎样?有什么感觉?情绪如何?理解自己非常态的情绪原因。

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觉察,其核心是:找到自己在哪里?怎么做的?进而让自己体验到自主性和掌控感。有权力筛选应对生活的方式,并做出决定,然后执行。

3.理解自己非常态的情绪原因。让情绪归位,找到情绪背后的缘由。是因为当前事件?还是以往经历?还是旧有情感体验?

当你觉知自己的状态后,情绪依然失控,或者情绪归位困难,可寻求专业的帮助,借助外力推动觉察,及时做出调整。

这次疫情期间,我参加了北京幸福公益和清华大学心理援助培训活动,学习了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学习中,领略了心理学大咖们的风采,学习了他们身上敬业博学的学习品质,受益匪浅。充实的学习,使我站在更高处觉察自己,明确了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自己的人生奠基。@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计划。从过春节至目前,小区封闭,过着宅在家里的生活。既来之则安之,除了安排好一日三餐,在家中利用有效空间做运动,利用这段时间可以学习自己感性趣的知识。生活充实心情愉悦!少出门,不给国家添乱不给家庭添乱!健康的度过这次疫情难关!

突然爆发的疫情,给每个人的心理都带来很强的冲击,疫情之下,有人虽然宅在家里,却及时体察内心,趁此机会,修炼自己的内心,自我疗愈,抚平创伤。这类人有很强的自省能力。

1.疫情是灾难、是危机,当我们这样我定位事,允许我们的情绪涌现:恐惧、莫名烦躁、焦虑、担忧、愤怒等,适度反应是调动我们身体来应急外在突如其来的变化,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和家人;

对情绪、行为、身体保持觉察,像旁观者一样观察自己,看看内在是否有什么卡住了?

与情绪对话,看看情绪背后是什么需求未被满足?

用腹式呼吸让身体放松下来,允许自己情绪涌现,如大海边的波浪来去如是;

转移注意力: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听音乐、瑜伽、运动、画画、做美食、收拾房间、做手工、学习新的技能、主动和家人朋友沟通等

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当我们全心投入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中,忘却自己的烦恼,给别人带去帮助时自己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更多的是我们被别人需要的快乐更持久。

如果情绪持续时间长,超过了承受能力,和现实情境不匹配,身体有过多的消耗,影响正常生活,如惊恐不安,过度回避,睡眠质量差,饮食不正常或暴饮暴食或吃不下消瘦,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这就需要找专业帮助,这是关爱自己的勇敢行为!

2020年一场疫情,改变的所有的计划和行程,未来不给国家添乱,只能老老实实的在家里待着,每天除了一日三餐就是睡觉,但是跟病毒抗争,我们不仅需要健康的体魄,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快来看一看自己是否有这些症状?

疫情出现后特别关注身体的各种变化,将自身各种不舒服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系起来,怀疑自己是否生病。

可能会出现“疑病,不敢按电梯和触摸门把手”“反复洗手、消毒”“不出门,更不敢去医院”等行为及想法。

在压力下变得极度敏感,因一点小事就急躁、发脾气,甚至出现冲动行为等。

每天都十分疲劳、精神不振,整天郁郁寡欢、情绪低落,也很难集中注意力去思考,还可能出现睡眠问题。

由于对疾病本身具有恐慌情绪,加上对网上各种谣言,出现恐惧害怕的情绪。

抱有“疫情很遥远,不会有危险”“我抵抗力强,不可能感染”的错误想法,更有甚者认为事不关己、不听朋友及家人的劝说、不做防护。

部分特殊人群,由于疫情可能导致自己一人在异乡隔离,感到孤独寂寞。

许多人压抑的情绪不能释放,可能导致一些冲动的、不理智的情绪及行为。

有这些情绪的小伙伴别着急!教大家几招,下次焦虑不安时可以试试哦

①学会情绪管理,适当转移注意力。

③积极调整认知,用更多时间和家人相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

④规律作息,增强体质,加强自身锻炼。

⑤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特殊人群,按照既往节奏生活,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由家人或其他熟悉的人照料。

1用鼻子均匀吸气,使小腹隆起。

3可用双手放于腹部,感受呼与吸间的一起一落,以放松心情。

在安静的空间里,放松自己身体,找个舒服的坐姿,开始冥想。

在脑海中模拟出一个平和的场景,逐步探索它,直到你获得彻底的宁静。

你可以想象一片温暖的沙滩,一片繁花似锦的草地或一片静谧的森林,伴随着想象的意境,感受到有股暖流在身体内运动,让自己的内心不断归于平静。

1双臂于胸前交叉,轻抱自己上臂或肩膀。

2双手轮流轻拍,左右各拍一次为一轮。

3用合适的轻重与速度轻拍,4-12轮为一组。

4轻拍过程中不断告诉自己“我是安全的”。

疫情期间,返回工作地,由于是跨省,所以被迫居家隔离14天,期间由于身体偶有不适,但不是感染新冠病毒,心理波动很大,经常怀疑自己中招,网上查找新冠的症状,自己往里面套。

出现明显多疑、敏感现象,经常对于某个症状的感觉十分强烈,例如,总感觉自己身体发热,有一种紧张的感觉,从而引起身体感觉很热。而实际测量,体温正常。感觉好像胸闷,然后觉得好像呼吸困难,而事实并没有呼吸困难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就是常说的心理作怪。

疫情期间,居家隔离,时间长,加上疫情的严峻情况的影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所以要利用科学的方法,正常疏导和防控。例如:

一、保持良好的作息和生活习惯,良好的睡眠和饮食,是隔离期间的基础保障,能够有效维持身心的健康,减少烦躁的心理出现;

二、适当进行户内的运动,隔离期间,由于空间影响,人容易长期躺在床上,缺乏相应的运动,导致睡眠过度,从而引起精神状态紊乱,建议学习一些室内简单的运动教程,适当舒展和运动身体。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疫情防控心理知识测试和中小学生疫情防控和心理健康知识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点赞(5)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